981121 性理心法班─六祖壇經  劉芳村 講師主講


我們講到34頁,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對不對?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就是從六祖以後要從凡夫地直接到達佛地,這種頓教法門。同見同行就是見解都相同,行持、修道也相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我們願意受持這個頓教,是殊勝的成佛的方法,我們自己本身要受,然後持用,好像事佛一樣),終身而不退者(就是我們一生到一口氣不來都不會退),定入聖位(一定就可以成就,一定進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我們要了解這個是道統的承接者,有領天命、一代明師才可以傳授。我們都沾到上天大開普渡都已經得道),不得匿其正法(不可以把正法──使眾生成佛的方法,把它藏起來);若不同見同行(假如見解不同、行持也不一樣),在別法中,不得傳付(特別交待,不同見同行,他在修別的法門的話,那就不要傳這個頓教)。損彼前人,究竟無益(那樣會損害到他修持的前人,這樣没有利益)。恐愚人不解(智慧不夠的人),謗此法門(會毀謗這個頓教。所以我們要了解頓教是最上乘的,可以使我們直接到達佛地),百劫千生,斷佛種性(謗此頓教,百劫千生,非常久的時間都在受苦,斷佛種性,都在無間地獄受苦)。善知識,吾有一無向頌,各須頌取(六祖要跟大家講無相頌。歌頌没有形相,歌頌没有形相是最殊勝),在家出家,但依此修(不管是在 家的 居士,或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都可以來修這個法門);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假如不自己修,只有記得聽了六祖的話,也没有辦法得到利益。這是六祖講的無相誦)。聽吾頌曰(六祖就開始講無相頌)


 


說通及心通(就是由於說,然後我們通了。所以說通的範圍非常寬廣,說通就是修證者的經驗之言,已經修證了、到達佛地了。他把他修持的講出來,我們聽了以後能夠了解真理,通達佛地就叫說通。所以我們要了解說通都是證悟者他們所說的,我們就是要學習證悟者他們的方法。所以在歷史有留傳的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佛,以及耶穌基督,三世諸佛,十方如來,各大菩薩,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大勢至菩薩,他們留傳下來的言說,這些言說在我們凡塵來講就是所謂的經典,經典所記載的就是古聖賢他們的性理心法,我們從性理心之法之說可以通達佛地,實際的進入真理的領域,那個叫說通,六祖的說通就是這個意思。由說了以後我們都通達,所以這個說通的範圍就非常寬廣。不只有是一個說,我們了解現在上天大開普渡,我們要渡化眾生。各位前賢!渡化眾生要不要說?說了有没有通啊?没有通就渡不來喔!所以要說通,要跟所渡的人講:我們在凡塵的所有一切都虛幻不實在,在虛幻不實在的事情之中,我們都把它認為是實在。所以就造了很多業,然後受了很多苦,現在因為上天大開普渡,有降下真理天道,可以讓我們超出苦海,可以成仙作佛,所以跟我們所渡的人說就很重要,要讓他能夠很概略的知道,我們没有修證、没有成佛之前,在凡塵都是受苦,都是一直在六道輪迴,所以我們就是要盡我們的心力來渡化眾生,我們周遭親朋好友,我們全部都要把他們渡上岸。然後跟他講,凡塵一切都是假,就只有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心生是真的,要把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修證出來,就必須要找明師一指點,就是我們所謂的求道。要跟他講求道,跟没求道差別的地方,我們要了解不管在凡塵我們怎麼樣的身份地位,怎麼樣的成就。到達我們一口氣不來,可以說没多久的時間,全身都硬梆梆,那個就是我們的靈性没有從正門出去。是走左道旁門,從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從泥丸宮、從肚臍,全部都是左道旁門。因為我們是走左道旁門,所以没有回到理天,没有回到我們的故家鄉,就在六道裡面輪迴,在凡塵受苦。你跟他講,只要你求道從正門,不管你有錢没錢、有身份地位没身份地方都一樣,全部都可以一口氣不來身軟如棉,冬不挺屍、夏不腐臭,都一定有這個證驗,不然看看我們凡塵最名氣、名聲的就是博士,後學在老前人身邊,老前人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你看凡塵這麼多的博士,哪一個博士成佛了?就是没有。」我們也可以關照一下我們這個凡塵哪一個博士成佛?有没有?没有一位博士成佛。所以我們要了解追求凡塵名利,雖然已經很高了到達了博士,可是他自己變成障礙,因為博士的心胸之中,他都是高人一等,都有不知不覺的驕傲之心。後學講過,我們在凡塵驕傲就是自種因,自己種了要接受果報的因,所以驕傲很大的人,往後會轉世很大的候鳥。我們要看的時候,要帶望遠鏡才看得到,假如他的驕傲只有一點點,就會轉生小鳥、小麻雀,那個驕傲不多。可是你看都没辦法回到人道。博士雖然這時候很趾高氣昂,可是下一生就不是了。這樣了解意思嗎?我們求道不管什麼身份地位,有錢没錢全部都一樣,靈性可以從正門出去就可以回到理天,好不好啊?(好)你看我們沾到這麼大的福份,我們都不知道。都修到愁眉苦臉的,有没有?都没笑臉。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都要笑臉迎人,讓人覺得很和樂和氣,這樣容易,我們可以渡他來求道修道。就可以回到理天,這個都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去做。做了以後我們自己得到利益,也可以把利益分給別人。所以我就要跟他講:我們求道跟不求差別很大,你看喔!你一口氣不來,你就没有路可以走。我們求了道努力修的話,研究性理心法,就可以滿滿都是路,看你要往哪裡都可以,所以一定要把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啟發,然後培養讓它長大,這樣就已經跟仙佛没有兩樣。可以千百億化身,這個是我們的目標,這樣能夠說通了嗎?通了没?通了就會渡化眾生了喔!所以最緊要的關鍵點就是在這裡,不管你再怎麼有錢,當了總統,你没有求道一樣,一口氣不來,没有多久就硬梆梆的,到地府去報到了。只要有求道,縱然是流浪漢他也一樣身軟如棉。已經回到理天了,他那個不好的遭遇已經解脫了。你就是要這樣跟人家這樣講。通了,他就好我跟你去,這麼好。所以就是要說通。


我們從凡塵所流傳的經典入手,因為經典所記載就是性理心法。我們從耳熟能想的一些稍微來探討一下,我們怎麼說,讓一些他認為他知識比較高,你可以去講到他的心坎。這樣你就容易來渡他求道。我們從四書開始,大學,各位前賢!有唸過大學嗎?(有)怎麼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對不對?所以我們要了解三綱領,八條目。三綱領非常重要。大學之道就是學大,人得一就叫做大;我們人得到一了。你看那個文字的寫法,是不是人得一就是大?所以我們人要學一,得到一,一就是道,知得一萬事畢。你知道一,萬事都畢業了。知道一了嗎?就是道的本體,所以我們學大就是要學道的本體,在明明德,那個明德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上面那二個在明,就是修,因為我們明德都已經不光明了,我們要把它修到光明。所以在明明德。然後明德了以後,在新民,有的說在親民,都一樣的。做一個新民,不做舊民,舊民都是我們習性在當家,新民的話,我們佛性在當家。各位現在是習性當家?佛性當家?(佛性當家)真的喔!那都没有造業了耶!那很理想耶!都不會受苦了喔!恐怕不是吧!都是習性在當家,有没有跟人家計較啊?(没有)都没有?(有)還有啊!有還說佛性在當家,佛性會跟人家爭嗎?(不會)所以我們習性在當家,不要把習性當成佛性。我們用習性來修道,修不成道。一定要用佛性才可以,所以在新民,然後在止於至善。這個至善,善之又善叫至善。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求其至善。在止於至善,我們知道止了以後,我們就可以定、靜、安、慮、得,就整個都出來了。


所以我們修持的功夫在八條目,八條目各位記得嗎?念念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就是這樣。第一個就是格物,然後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一個就在格物,格物就是格除物欲,就是我們心中不要有物欲,心中不要有事情擔擱著,要使心清靜,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就要把格物做得很徹底,格,心裡面都没有物,都没有事。這樣心就清靜。心一清靜回到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本體回來,這樣聽得懂嗎?會不會格啊?心裡面有事有物,趕快把它清除掉,我們就追根究底,心裡面住在什麼相?住在形相趕快去了解形相的由來,它是眾緣聚會才形成的,緣聚則生,緣散就滅。形相都變化無常,不要住,形相都變了,我們還住在舊的形相上面,然後造了很多業,划不來的,所以了解相是假的。然後事情,事情也是一樣啊!因緣聚會才有事情,因緣消失就没了。所以我們就事來則應,事去則淨。怎麼處理我們用真理處理,用真理來處理事情就是率性而為,没有造業,所以一定要格物。我們心中的物一格了,全部都清靜。清靜的時候才叫致知。我們的良知良能才真的整個出來。所以我們在凡塵用的心都不是我們良知良能,都不是真正的清淨的本性生發的。所以我們就是要先格物,心裡面没有事情没有東西,清靜的時候那個知,正知正見就呈現,正知正見也就是佛知佛見,那個很重要,它不會讓我們造業。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這樣做,物格了,心清靜了,知就是正確,正知正見。然後有正的知見我們的意就很誠,誠意。那個意自然很誠,意很誠的時候心就正,一心正我們所做的事都符合真理,心正了,身就修,所謂誠於衷就形於外。你心裡面很誠,外面自然就能可以把誠表現出來,所以身就修。你身修了以後,家就齊了。我們要了解最重要就是身教,在家裡你的身教非常標準,你的太太、你的先生、你的孩子一定效法,絕對不會偏,所以家就齊了。齊家了以後就可以治國。古時候的國是一個團體,一個團體叫一個國家,整個團體就可以治理得很好。團體治理好了以後,天下平,就可以平天下。做就是格物最重要,我們格除物欲了,根源已經清淨了,回到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這樣就成就。


所以大學裡面,曾子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有没有念過?那個十目十手什麼意思?不知道啊?這個十就是我們玄關,就是我們佛性,所以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所視所指,他就講,我們所看的手去指的全部是宇宙整個虛空,非常大。所以才有慎其獨也。有没有大學裡面,有没有慎其獨啊?那個獨就是獨一無二。我們那個不生不滅的佛性就是獨一無二,我們要慎其獨。這個獨一無二要了解,它一發揮出來非常廣範,所以我們要慎其獨。所以我們概略的把大學裡面講佛性的把它講出來。聽得懂嗎?


我們講大學,再來中庸,這個中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就是不變,不變就叫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有没有?中庸就是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無上的佛法在,我們都可以進入,只要我們都符合中道。就可以進入道體了,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裡面,我們可以進入。所以又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有没有?我們了解上天給我們的明命,光明的性命,天命之謂性就是我們的佛性。率性之謂道,我們能夠率著我們的佛性就是道了,假如我們已經偏離了,我們修道之謂教,修道就是教化。所以我們了解中庸裡面也給我們提示。所以我們還是要回到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回來。它裡面有三十三章,蠻長的,各位可以全部看,後學在儒家的學說比較没有那麼深入的去研究,可是就知道的把它拿出來講,這屬於中庸。中庸裡面有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在孟子裡:「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一個字的差別,中庸講誠之者人之道。可是在孟子,誠者天之道一樣,下面他用思誠者人之道,不同一個字。做學問要很詳細去知道它的根源。


我們講論語第一篇學而,學而篇各位有念過嗎?第一句唸唸看?(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各位知道意思嗎?它包含蠻好的。學而那個而就是一穴,就是學我們的玄關竅。一穴知道嗎?竅,穴,穴道。一底下那個就是穴。會不會寫?就是學我們佛性本體,學而。然後時習之。時時刻刻要温習、複習,時時刻刻都在佛性之中。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很高興,時時刻刻都跟自己的佛性在一起。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有朋就是我們佛性遺失太久了,我們這個好朋友—佛性,自遠方來了,不亦樂乎?樂不樂啊?找回我們佛性,快不快樂?很快樂!所以第二句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很快樂。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人表現得不是很理想,我們看了都搖頭,所以我們說他不知道佛性,所以人不知,不知道佛性,而不愠,我們不生氣,我們時時刻刻都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對不對?所以都在檢討別人,他如果不對,我們就氣得要死,有没有?都是這個樣子。所以人不知而不愠,他就不知道佛性,所以你不要生氣。這樣懂了嗎?很棒喔!所以走入性理心法就不一樣,一樣的文字,不一樣的解讀。所以人不知而不愠,以後人家再怎麼無理,不管罵不管打,都讓他,因為他不知道他在造業,所以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不是君子啊?所以你看那多好!所以我們就了解第一句就給我們講得很好。還有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們早上得道,晚上死掉都可以脫離苦海回到理天了,對不對?那個也是我們求道才知道啊!不然你朝聞道,夕死可矣,可矣是什麼?可以到六道輪迴去了。我們了解「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須臾是很短的時間,我們了解我們這個身體不可以離開佛性,佛性一離開身體,人就死掉了。屍體要拿去埋葬,或是拿去火燒掉。所以都不可以須臾離也,所以這個都在講我們佛性的重要。還有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我們都有唸過對不對?居陋巷就像現在的危章建築,隨便蓋一蓋,可以遮風避雨而已,時時刻刻人都要來把它拆掉。簞食瓢飲,就是没得吃,連喝也没得喝,人不堪其憂,没有人可以忍受他那一種生活,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他很快樂。各位前賢!他快樂在哪裡?怎麼快樂?就是安於那個道,所以顏回已經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真理上面。對於凡塵的現象已經不在意了,早死也是死,晚死也是死,所以顏回三十二歳就離開了。不過他解脫了,不用再受苦了。流傳到現在三千多年,我們自己的祖先名字都不知道,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父母親這一代,祖父母那一代,曾祖父母能夠知道就很少了。四代之上祖先名字還記得的前賢舉手看看,曾曾祖父是什麼名?曾曾祖母是什麼名?都還記得大概就不容易了。顏回跟我們非親非故,我們竟然認識他,就表示他的方法值得讓我們學習,他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得一善,拳拳服膺,終身弗失。得一,得到道,他得到道就拳拳服膺,然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我們修道哪一個像他那樣,都大辣辣的,對不對?造了業都很高興,哪有像顏回那麼謹慎,怕自己造了業,要受苦。所以他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去效法,外面的遭遇,生活的這些物質就適可而止,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可以遮風避雨就好了,不用追求那麼多,一口氣不來,都要拱手讓人,没有一樣是我們可以帶得走的,所以不用去累積,我們要累積我們的德,性分之中那個善,要累積。累積有形的物質,對我們來說是障礙,所以從顏回的過程就可以了解真的是不容易,没得吃、没得穿,還能夠快樂,他的快樂不是裝給我們看的,是真正的從內心產生。所以我們就可以了解從我們內心深處可以產生快樂,就是一定在覺在道體之中,我們要追求。整天有空閑的時候,就趕快做一做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培養讓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能夠出生,然後茁壯長大。各位培養了没有?哇!没有一個回答,我們有一個北部的前賢,他在這邊台南唸大學。他也來我們這邊研究,他說:「我竟然求道那麼久了,都不知道我們有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來這邊聽了以後,打手機跟他母親講:「好高興喔!啊!那個…那個…找到了!」他的母親昨天晚上念給我聽,我說真的是那樣嗎?她說:是啊!以前叫他參加研究班都不要,很難得到這邊來聽課。所以我們了解,這個要自己努力啦!雖然求了道很久,自己没有努力去把它啟發的話,它是還没有出生。還没有出生要它茁壯長大,那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就是要讓它出生,培養茁壯長大,然後般若妙智慧就會產生了。有般若妙智慧會認識真理,凡塵的一切假相都看得透徹,所以要努力。接著下來就是講孟子。


我們講大學、中庸、論語,現在講孟子。我們比較耳熟能詳的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個文字意思本身就很白了,孟子也是一直希望我們能增益我們所不能,因為我們都有瓶頸。我們很努力、很努力,努力到有一個瓶頸突破不了。在突破不了的時候,天考人驗就來,那個就是要我們增益其所不能。要增加我們能力所不到的,你能經過那個考驗,你通過以後又有無限寬廣的天地。所以增益其所不能。


裡面再有一段就是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有没有?有的一直點頭,有的就靜靜的,可能都有看過啦!只是没有把它背下來,這個山徑之蹊間,這個山就是靈山,我們靈山的道路就是我們佛性的本體,我們走得都很熟,你介然用之而成路,你一直走,古時候的人都很單純、都很純樸,就是能夠介然用之而成路,可是我們愈到後代以後,為間不用。都不走那個路,走那個路比較吃虧,會被人家欺侮,所以就走自己聰明的道路,所以就茅塞之矣,就被雜草叢生,整個路都不見了。所以這句非常棒。


孟子還有記載:道在爾而求諸遠, 事在易而求之難.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就是道就在我們本身很近,可是我們都到外面去求佛,求佛都向外去求,不知道向我們自身來求,所以求佛要在我們自身求。自己的本身就是佛了。事在易,事情本來很容易,可是我們求之難。太容易都看不起,都要很困難的才要去做。所以我們都自找麻煩,人人都親其親,我們每個人都親近我們所應該親近的,我們所應該親近的是什麼?都不知道。我們要親近我們自己的佛性本體,那個最親對不對?長其長,增長我們應該增長的,就是我們要行持善,讓我們具備德本,可以坐在供桌上。所以這樣的話,親其親,長其長,天下平,天下太平。


然後孟子又講: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因為我們現在凡塵看的書,不是說經典,經典是性理心法,那個不會騙我們的。可是我們凡塵的書,不只有是經典而已,種類很多,對不對?我們全部都去相信的話,孟子說:不如無書。無書的話我們會從佛性本體來做,那就對了。


後學講到這邊就想到孔老夫子講: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有没有?就是我們應該的本份全部都做到了,綱常倫理都没有違背,還有餘力,再來學文,再來學文學、文章,你看那個排在最後面,我們現在把它擺在最前面,所以就顛倒,這個是四書的部份。我們再來講老子,我們知道老子留在凡塵的有清靜經、有道德經,我們從老子所講的來進入說通,老子講清靜,清者就是一塵不染,靜就是一念不生。我們能夠凡塵一塵都不染,一念都不生,這樣就又回到清靜佛性本體回來。一塵不染,一念不生,清靜經的含意就是要我們達到這個目標,所以從經的名字就可以知道。


那道德經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都耳熟能詳,都知道。第一個道就是道的本體,也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第二個道就是可以講的,可以說的。那可以講的就不是常道,它就會變化,可以講我們人就可以很多角度來講。所以那就不是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可以講得出名稱,這個名就不是常名,是暫時用的,像我們都有個名字,這個名是暫時用的,前一生也不是這個名,下一生也不是這個名,對不對?所以這個都是假的,非常名,不是常名,是假名。老子教我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有没有?那個常無跟常有,就是凡塵最重要 的東西,有跟無它是同體,所以老子才會講: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時出來,一個有,一個無,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所以我們了解這個有就是妙有,這個無就是真空。這樣了解意思嗎?了不了解?真空妙有是什麼?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所以你看古聖賢所講的,都是在講性理心法。這個是屬於老子的部份。


我們講耶穌基督,聖經裡面不是記載嗎?凡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我走的,就可以得到永生。有没有?我們都聽過嘛!凡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自己的喔!不是買來戴的,跟我走的,那個我不是耶穌喔,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有没有在講性理心法。


我們再來講釋迦牟尼佛,他是佛教的教主,他流傳在我們凡塵的教法比較多,大藏經記載有一百本,一本都非常的大,非常的重,各位有看過嗎?那個一百本要十萬塊。我們買來看不完,那一本就夠我們看個幾年了。所以以前書店都不零賣,要買就要一套,目錄三本,它的本文是一百本,就一百零三本,要把那些書帶回家,要發財車來載,後學從台中背回去基隆,一本一本背,因為一本就很重了。零買一本要多一百塊,一本一千二,拿回去看一本就看得眼花瞭亂。不過後學有買十四本,没有全部看完。有些看一看,我們人的習性都是這樣,因為它有分,我們有說十二分教,有没有背下來,因緣、比喻、方廣、授記、本事、本經、長行、重誦、孤起、未曾有、無問自說、論議。有没有?浪費你們在問,你們不是在問十二部經怎麼唸?我不是唸好幾次給你們聽,没一個背得起來,很容易記嘛。所以只要你有心把它背下來,有因緣就看,看它是屬於那一個種類,容易了解,容易了解就容易進入。進入那個狀況,所以從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他教我們從四念處開始。一直到成就也是四念處,所以他要進入湼槃前,阿難問:以後我們要以何為住?要住在哪?佛就跟他講,住在四念處,四念處各位有聽過嗎?可能有的有,有的没有。後學就直接講,觀身不淨,觀我們的身體不乾淨、不清淨。觀受是苦,我們凡塵給我們所有一切的受都是苦的。觀心無常,我們没有常心,心都一直在變化。觀法無我,在法裡面没有我,所以佛教導弟子修的時候,從這個地方入手。因為我們眾生都把身體當成是實在的,也把凡塵的萬象也當成是實在的,所以佛教我們從四念處來觀。我們就了解身體是假的,我們感受也是虛幻不實在的,我們的心也是變化無常的,在法界之中没有一個身體的我,這樣就可以不住相。形象全部都不住,不住相了以後就可以進入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


所以四念處在修成就了以後,它的內容就完全不一樣,開始是觀身不淨。可是到後來文殊菩薩問最上乘的四念處,佛就講觀身性相猶如虛空,我們身體的性、身體的相跟虛空一樣,跟前面的觀身不淨,完全都不同了。各位前賢!這樣聽得懂嗎?懂不懂意思?就是觀我們身體的不管是性不管是相,它都跟虛空一樣,所以没有住相。没有這個身體的我相,已經没有我相。這樣了解嗎?第二句觀受是苦,最上乘的修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這樣受在哪裡?所以已經全部都没有受了。各位前賢!假如我們能做到這個程度,凡塵的一切受,我們都不受,一切都是虛幻不實在的,我們都不接受,會造業嗎?絕對不會。所以我們對虛幻不實在的形象,虛幻不實在的事情,我們都全盤接受,然後起了很大的分別心,然後處理就造業了。這樣懂意思嗎?我們要觀受不在內,不在外,不住中間,就是没有受,我們受一没有,我們不造業了。我們就是因為有受,產生喜歡討厭,就有取捨,就有動作,所以業因就形成。這樣了解意思嗎?所以我們就是要從真理的角度來了解,原來上乘佛法的修持觀受不在內外,內也没有受,外也没有受,不住中間。中間也没有,全部都没有,我們一切都不受,呈現的就是真心佛性,整個一心全部呈現,是不是頓教法門?我們要努力一切不受,現在還是要受,受不受啊?接受的程度要把它減低,本來是很強烈的去接受凡塵的萬象萬事,現在50%就好,接受一半,一半不受。慢慢減低40%──>30%──>20%──>10%──>0了不受了,不受就成就,那個是第二句。第三句本來開始修持的時候是觀心無常,這個時候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心只有名字没有實在的心,連那個名字的性都離開了。所以没有心,各位前賢!没有心的心是什麼心?没有心的心就是佛心。所以我們有心都是妄心,那個都不真。第四句本來是觀法無我,可是在大乘裡面就是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這樣什麼法?所以大乘佛法的四念處全部完全進入我們那個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本體,已經没有善法,也没有惡法,没有善惡,没有對待、分別,已經回到我們獨一無二的佛性本體回來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是從四念處開始,我們看佛經就是要了解裡面的涵意。


在法首經裡面有一句:如來不與世間共爭,世間與我爭。各位前賢!什麼意思?字面上的意思好像是講釋迦牟尼佛不跟我們凡塵來爭,可是凡塵都要跟他爭。字面上好像是這樣意思,可是它實際的含意不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如來。每一個人都有真心佛性,我們的真心佛性修養非常好,只要我們的感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只要感官跟佛性在爭,佛性一定退位,它不與世間共爭,這個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間就是東西南北,所以凡塵跟要跟我們佛性爭,佛性都不跟這些現象爭。所以它都退位,這樣了解意思嗎?是不是文字的意思,跟實際的含意差別很大,對不對?所以我們從文字實在是看不出它的奧妙,可是我們從實際裡面他所講的含意來看,會說:對喔!我們就是要啟發我們那個如來出來當家,要不要?不要給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當家,因為這個感官當家都會造業,喜歡看、喜歡聽、喜歡聞、喜歡吃、喜歡摸、喜歡想,都没有好處,好處很少,都是壞事,都要拉我們到地獄去的,我們受不受影響?影響很大對不對?我們要讓如來當家,讓感官休息,你是奴才、婢女,你不要佔大位,我們習性當家已經非常久了。要佛性出來都很不容易,我們一定要朝這個方向去努力,請如來出來當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e chen 的頭像
    anne chen

    anne心靈成長部落格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