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7943  

【摩訶般若波羅蜜】

凡佛弟子;

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觀照般若。

不通觀照般若;必不能契會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即正因佛性也。

觀照般若,即了因佛性也。

文字般若,即緣因佛性也。

 

今天下學佛者;欲排去文字,

一超直入如來地,志則高矣!

恐畵餅不能充饑也。

 

且文字佛語也,觀照佛心也。

由佛語而達佛心;此從凡而至聖者也。

 

由佛心而達佛語;則聖人出無量義定。

放眉間白毫相光;而為文字之海。

 

使一切眾生;得沾海點,皆得入流亡所。

以至空覺極圓;寂滅現前而後已。

 

若然者!即語言文字;如春之花。

或者必欲棄花覔春;非愚即狂也。

 

有志於入流亡所者;當深思釋迦文。

 

以文設教所以然之意;

 

如其明之,即文字語言可也,離文字語言可也。

 

如其未明;即文字與離文字皆不可也,

非即非離亦不可也。

 

---紫栢老人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註解:

 

《入流亡所》:

 

「入流亡所」的意思就是說,你自己不斷用功,用功到心無二用,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在念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時,不去想有一個觀世音菩薩在裡頭,而是念到忘了自我,自己還是專注於觀音菩薩的聖號,這就叫「入流」,就是心止於一境,身止於一念。如果這時你說「我在念觀音菩薩」,表示還是有對立,那還不叫做「亡所」。所謂「所」就是對象,持觀音聖號而忘掉了自己,也忘掉了聖號,不把聖號當成自己修行的對象,也不把持名當作修行的方法,就叫做「入流亡所」。

---摘自 / 法鼓雜誌

 

川吟

佛陀拈花為何因?只為傳承佛心印,

文字法船過河丟,無船難渡水千尋。

水草鳥聚蓮花開,金色陽光大地蓋,

仰天呼朋莫久留,早日歸家如本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e chen 的頭像
    anne chen

    anne心靈成長部落格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