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道德經高級研習社
Dennis Hung po文:
生命的自覺
只在自己的方寸間
不勞營營向外求
學佛是要自悟自覺
見自本心 識自本性
不是做學問用的
蔡先生留言:
方寸間就是十字架的所在也是玄関也是歸一的所在也是無的所在五教都指那個所在是最秘密
的所在。
黃先生留言:
經空神靈法自通
修行淺深各不同
世人近利狂求玄
豈知真相無言中
Dennis 回:
真相無言我狂求
神空法靈萬事通
黃先生:
Dennis Hung
可還記得
[滌除玄覽無疵乎]?
Dennis 回:
明心見性可比擬
黃問Dennis:
玄覽何意?
Dennis:
明鏡?
黃回:
非也
Dennis:
喔?願聞之
黃回:
玄者
深遠之謂
覽者
知見之謂
玄覽者,甚深之知見;
尤其是[聖人之知見]
Dennis回:
黃朝明 我或只知文義 沒能如所悟得
深知卓見?
黃回:
Dennis Hung
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炁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這是一連串功夫密訣
Dennis回:
身心靈不離道
專心致柔似嬰兒
黃回:
Dennis Hung
營魄者,魂魄也;
所以身.心.靈不離道(未出母體之修);
既出母體,則[專炁致柔似嬰兒];
長大,知見滿腔,尤其是[聖知見],
不掃除乾凈,無法真見[本性],則智慧無法顯現!
Dennic回:
所以當整個段章解讀
我甚知之 謝謝您
之前我一點都沒這般想過
黃回:
Dennis Hung
所以要放下[假心](妄想.分別.執著)也
Dennis回:
別光談放下 也要承擔 否則 不夠正面
黃回:
放下才是真正的承擔
沒有放下的承擔,是假的;無法恆久不變!
Dennis回:
先自求放下 實乃最為關鍵
黃回:
先看破的放下,才是真正的放下
有胡先生留言:
我心自有佛 自佛是真佛
自若無佛心 何處求真佛
Dennis回:
佛在心中佛我心
蔡先生回:
有型的心也是無型的心。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有位姓陳坤道:
學問是學而問,是為放心而已!
Dennis回:
邊學邊問 教學相長 都是成長的助力
黃回:
放心者
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之心
陳回:
明白人
黃回:
先要徹底了解
才能真正放下
是這樣嗎?
陳回:
對上中下根者是先看破後放下
而上上根人是可以一念之間便放下
黃回:
一念者,何念?
陳回:
一念之間不是一念者
Dennis回:
嘗聞萬念俱灰 當知念隨心轉 妄談一念 當屬正心正念之念
黃回:
何謂[正心正念]?
看破即放下
放下即看破
相輔相成
蔡回:
念到一心不亂之念、念念不念自念、念到無念自念、念到無。
黃回:
既是[無念自念]
卻又如何[念到無]
川流留言:
朋友
咳
唯求放其心外心
有心放有舊換新
無心放無見本因
誰在捉放忙不停
萬劫淪落夢中人
語言文字虛空塵
滿腦記憶皆戲論
收集反射速感應
不識空妙是根本
不知知者當遊魂
知不知者能反真
無我方能佛道成
正法眼藏不二門
誰識玄關天地根
玄牝之門是谷神
無用之用即中庸
常應常靜了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