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二妙智】
苾芻當知!有二妙智;應修令生。
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
能超愁歎、能滅憂苦。
能會正理、能獲甘露、能證涅槃。
云何為二?
一者法智;二者類智。
法智生時;便能無倒;遍知有為。
於有為法;既遍知已。便能令彼感後有因;不得生起增長廣大。
類智生時;便能如實斷滅無明。
滅無明故;便無戲論。
無戲論故;便無尋伺。
無尋伺故;便無樂欲。
無樂欲故;便無愛憎。
無愛憎故;便無慳嫉。
無慳嫉故;便無種種執持刀杖、違害鬪諍、
互相罵辱、不真實語、相離間語、諸雜穢語,
及餘無量惡不善法。
無彼諸惡不善法故;感後有業便不增長。
感後有業不增長故;諸業滅盡。
業滅盡故;眾苦滅盡。
苦滅盡故;生死路絕。
此路絕已;便自了知。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本事經
* * * * * * * * * * * * * * *
【註解】:
《苾芻》:譯為比丘,即出家受具足戒的人。
苾芻原是一種香草,表明比丘之戒德芬芳。
《法智》:觀欲界四諦之智,名為法智。
《類智》:觀色界、無色界四諦之智,
從是斷上二界見惑,發苦類等無漏之智,故名類智。
《後有》:未來之果報也。
川吟
佛子受教心低垂,拜師學道精進追,
心蓮花開香自飄,霞滿雲天群雁歸。
無明妄執火中灰,愛欲財色莫積堆,
心物諸惡皆除盡,如其本來真面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