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anne19701028/1381222116-878947814.jpg)
多少年了..總以為只要想著正念..做好事..即在修道, 但曾幾何時明白..原來我所認知的正念..其實是邪念..無念才是真的正念..在五濁惡世中..當我想放下萬緣..才了解原來自己沾惹的塵垢..竟然這麼深...這麼放不下...每當遇到挫折考驗時...原不想心外求佛..但仍不覺將師名輕喚..但業要自己了..仙佛也救不了我們..心外求佛..覓不見真佛..仙佛只能在旁給我們加油打氣..路得還要自己走...於您分享活佛恩師慈訓的五濁...希望我們都能脫離這五濁..找到真正自己內在那個不生不滅的真心...才不枉我們來此一遭..共勉之
活佛師尊慈訓
◎自古即今,由以前師師密付本心、單傳獨授,至現今 皇母慈悲道降火宅,人人皆可得受一指,為的是讓天道能夠綿遠流傳,所以徒兒應當攜同修與後進來學道修道,上下一團和氣、水乳交融、互諒關愛,親睦了解,並以寬大慈愛的胸襟去迎接更多回來修道的佛子。反之,若你自恃學識高、能力強,在道場修了幾十年的道就自傲自大,不能採納後學的意見、勸諫,而東挑西揀,無意間用苛言薄語,考倒後學,斷了他人的慧根,絕了他人的修道路,這些都是不孝 皇母之罪。
◎今日你來修道,第一就是要低心下氣,承上啟下,不合理你要接受,合理你要按規矩來行,這就是磨練你的火候,上天會將不同之人聚在一起,有它的道理,藉著對方的缺處,讓你反省,增智慧,而不是叫你因此生退道心,覺得為何修道人是如此的心性,觀人之過。
◎精進是修道人所必備的。有聽過梭魚與小魚的故事嗎?小魚是梭魚的餌,如果把小魚與梭魚放在一個地方,那小魚會不會被吃掉?(會)如果中間用個玻璃隔著,當梭魚游一游肚子餓了,想要吃小魚的時候,牠會往前去抓小魚,但卻會碰到玻璃而彈回,然後等一下又忘記了,再游一游,又想到要吃小魚,又撞上去,吃不到又彈回來,繼續兩、三次後,把玻璃拿起來,梭魚看到小魚會不會再吃?(不會)小魚就很安全的在牠前面游來游去,因為牠認為吃不到了,只有自己苦煩惱而已。就好比你們修道,上天給你們考驗,剛開始你不能突破,而你一直做,沒辦法去越過這個荊棘,可是當上天要助你成功的前一刻,你卻放棄了,是不是很可惜?(是)所以要不要效法梭魚的精神?(不要)好!
◎徒兒要在紅塵之中,出污泥而不染,在五濁世中煉就一付金剛不壞之體,好嗎?(好)何謂五濁?為師解釋一下:
一、見 濁
「見」意謂見解、看法,思想、觀念。「濁」是指混亂不清的,顧名思義,人若有混亂不清的見解,即會愚痴無智,當今世人知見不正,不奉正道、異說紛紜,莫衷一是,而現今五教齊興,鸞堂林立,諸類神通,術流動靜,都誇自個兒的好,賣自個兒的寶,就連一貫天道亦瓜分為十八組,而底下設區分限的更是難以言盡,大家拗執己見,不互往來,怕亂了系統、怕追隨的不是真天命,而各執己見,今日若有個通緝犯已奄奄一息倒在你家門囗,徒兒會救他嗎?會不會怕受到他的牽連?(不會)這就是慈悲的顯現,當救一個人已經很危急了,那容你再三考慮?修道亦是如此,真心修道者唯求心不求佛,而凡夫是唯求佛不求心,終究亦不得見佛。眾生因有見惑—即偏見、邪見、我見、見境取見、見取見,這五種稱為五利使,使則令汝身心顛倒,妄行非念、起諸邪道、計斷計長、計有計無、泯沒理智、生發煩惱,妨害修道。再說到道場若每個人都不照一貫制度,而依己觀念我行我素,那道場會興盛嗎?(不會)只要有兩人存在的地方就有紛爭,因每個人有自己的思想觀念,但這並不是不好,只是不要太自專自是,太鑽牛角尖即可。那如何破除見濁呢?愚者抗拒他人的意見,弱者害怕他人的意見、智者研判他人的意見、巧者誘導他人的意見。昔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這是禮的表現,要入境隨俗,低心向人請益,所獲方能更多,若你自以為什麼都懂,隨己觀念而做,往往會打腫臉充胖子,而貽笑大方,所以為學修道不可無主見,不能有偏見,要將濁見改為「灼見」,真知灼見而不是井蛙之見,太短小、膚淺了。
二、眾生濁
眾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有識的動物,歷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就因有太多的人心,私心,所以才會當眾生。當知無業不轉人,每個人皆是帶業往投,來紅塵輪迴受報的,所以當人有演不完的悲喜劇,嚐不完的苦滋味。每個人藉著相互的業報來折磨,讓你痛苦萬分,心灰意冷,而七情六慾與三毒貪瞋痴是讓你們輪迴紅塵的毒根。從前有四個剛學道的比丘,他們在一個地方喊苦,佛家的修行是不是很嚴格?(是)戒律也很嚴謹,甲就說:如果一起貪念,沒有辦法得到,心中好像火魔在燒一樣。而乙就說:他對飢餓最難受,因為修道要清心寡慾,不能有大魚大肉豊富的來吃,所以他一飢餓肚中就好似火在燒。丙就說:他脾氣氣稟最難受,每每想要忍受,但卻一發不可收拾,而覺得痛苦。丁就說:恐懼對他來講是痛苦萬分的,常覺得好似有無形在捉弄他,讓他心靈不安,而推究之:甲是淫鴿來轉世的,而乙是飢鷹來轉世的,丙是毒蛇來轉世的,丁是隻兔子來轉世的,所以他會恐懼。這四種是暗喻人生在世都免不了有這四種的苦,每個人都會遇到,也會犯到,那是看你怎麼樣去摒除它,修煉它,故人生是一個大苦聚,為苦的總聚,為五蘊熾盛苦的所在,有肉身就有痛苦,但並非叫你做消極的想法,厭苦毀身或去自殺,因你造了苦因,就要受苦果,想躲也躲不了,就算你自殺後,亦要受你未受盡的苦報,現今唯有你要找出苦的根源,解決苦的根本方法,而廣修善因,懺除惡業,佛與眾生迷悟之間只差毫厘,所以往後要觀身不淨,這肉身沒有什麼好留戀的,四大假合乃污穢之物齊聚而成,不是永恆,要求真解脫,方是根本之道,緣份一錯過,好機不再來,修道要當下即是,對心中的眾生要當斷則斷,若有所執著牽絆,會反受其亂,大家要有志於化娑婆為蓮花邦,願每個眾生達至佛之境界好嗎?(好)
三、煩惱濁
煩是擾意,惱是亂意,能擾亂眾生身心,使心煩意亂的見思惑,眾生由來苦惱多,只因不悟失調和,若能摒卻貪心慾,可免時時喚奈何。人人因迷惑煩惱,而有種種不知足之想,凡事唯恐自己吃虧,深怕他人受利,一分一毫也要計較,常使得身心難安,其實有很多事情是根本不需要計較的,得失沒有絕對,或許今日讓你得到金錢,而你已失去名譽,或許讓你得到地位,你已失去朋友,或許讓你爭得一個小小土地,你已失去守望相助的好鄰居,故有所求,必有所失落的苦,患得患失,會讓心智難以清明,當你遇到不如意之事時,要反過來想,不怨憎一切,自可心平氣和而感到快樂,要存著大家種花大家欣賞的胸襟,唯有把一切的美不分你我,一律由衷的讚美,才能真正欣賞到廣遠的美,凡事要多包容,多忍耐,多體諒他人的心,接受一切不完美,常保心平氣和,呈愉悅之色,謙沖為懷,路經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嚐,自然快樂會代替煩惱的位置,讓你每日安適於春風之中。
四、命 濁
看「命」字,是由一陰一陽和合而成的,人落後天,有了生命,即有了陰陽對待,如壽命的長短,命運的好壞,皆是你難以掌握的,每個人皆是照著上天所轉的命盤而走,這命盤亦是依你們的因果業力來定奪,當知「定業難轉」,所以要以生命來修慧命,了卻俗命,大家要圓命,就是你要樂天知命,去迎接你這一生,不管是逆境、順境,苦、憂、煩惱,你要去圓滿它,因為這是你所造的,如果你今生沒有去圓,只是去躲避,你下生還是會來承受這個苦果。
五、劫 濁
三災(水、火、風)八難(刀、兵,飢、饉、旱、澇,水、火),修道人是降考不降劫,而外面不修道者是降劫不降考,所以你們要明白,今日你們來修道,所有的考驗,一方面是來自於你心中的眾生,一面來自於累世的業報,而因為世人不修道,造業太多,引發無形不服來討報,方會有大災大難,所有地震或者是刀兵、火劫,一切的劫數,皆是因無形的一股力量凝聚,在這三曹討報之年,得到上天令旨,可以來討報,所以今日你們要存著「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心,不要想你還年輕,歲月還很長,無形若是討得索命令牌,為師救得了你們嗎?天地還是有天理公正在,今日你修道,為師能保你,若你愚痴不進前,則要遭劫、遭難。
◎青春難永見,多少的英雄至終還是荒塚掩,容顏何值錢,還是功德先,回天之路是沒有人情言,歲月匆匆,道場的起起伏伏都是試驗你們的火候,有所起就有所伏,有高就有低,這是對待,若沒有如此,一切的好壞真假是摸不透的,希望徒兒修道要細中去體會,在苦中去回味,你會覺得苦,過了就算了,可是受苦是你增長智慧的增上緣,人與人之間,你們的關係再好,有沒有爭執?(有)這就是人的見濁障礙你,今日為師來講五濁,就是要你在五蘊之中破除五濁,若有牽纏一濁,你即無法超脫,會流浪生死,在別人的言語,聲色中難安、生氣、煩惱,所以要好好的自己想想,好自為之好嗎?(好)為師也要告辭了,希望下次看到你們要更上一層樓,為師即來辭 母駕,回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