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槃特以鼻根為本修因P131

周利槃特伽,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闕就是缺少,要誦的時候都忘記了,無多聞性,就是記性不好,都記不住。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他是很努力要修道,那要修道你接受了剃髮穿上袈裟就要會比丘的偈語,就是身語意業莫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就是要背,就是要做,身語意業不作惡,身體、語,講話,意、想念不作惡,這個規範真的很好,身不做惡,語不講惡,意不想惡,就已經跟惡絕緣了,真的是進入佛門了,這個周利槃特伽,很努力,就一直背這個偈語,可是背了前面二個就忘了後面二個,背了後面二個就忘了前面二個,他很努力的問,他有五百個師兄弟,請師兄弟教他偈語,他的師兄弟不是不說,是說到怕了,知道他記不起來,所以看到他時,都趕快向後轉,每次看到他都向後轉,很怕被他纏住了,大家都怕他,他就很傷心,怎麼辦?這麼努力修道,可是都沒人要教他,他就想到樹林拿繩子要上吊自殺,那佛就來跟他講說:你以前知道很多的修持方法,可是你很吝嗇,都暗藏,人家問你,你都不講,不肯教人,所以你現在問人,人家也一樣不教你,佛跟他講這是因果,你以前都不教人,人家現在也不教你,所以你不用埋怨,你自己造成的。佛就跟他他講:我現在教你修道,你也不用去聽講經說法,我在講,你也不用去聽了,你把會場的內外負責打掃乾淨。拿一支掃帚給他,說這支是掃帚記得嗎?記得!有東西記得住,又拿一個畚箕給他,裝垃圾記得嗎?記得!你就去掃會場的內外,假如我們整天在掃,哪有那麼多的垃圾?掃沒多久就乾淨了,周利槃特伽坐著在想:佛叫我掃垃圾,也沒教我做別的,也叫我不用去聽,那我一直掃一直掃,掃到頭腦也在想,吔!這個也是垃圾,快點!把它掃掉,念頭又來了,這也垃圾,把它掃掉,各位前賢!這樣就好了,念頭來了,你趕快把它掃掉,念頭來了,再掃掉。你就跟周利槃特伽一樣很快就成道了,容不容易,不用去聽講經說法,不用聽了,你只要做,念頭來了,垃圾掃掉,念頭來了垃圾掃掉,就好了,成道了。他那些五百的師兄弟,都還沒成,他成了,他修得真的很簡單,不是很複雜、很困難,很簡單,所以各位認為自己很笨,你就照這個方法,念頭來了,垃圾掃掉,那就要會掃呢!不要把垃圾搬了一大堆,人家如果來跟你告狀,你都聽那些都是垃圾,你都把它接收了,當然你的煩惱就很多,所以要記得: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垃圾掃掉,別人來跟我們講東講西,那也是垃圾,掃掉會嗎?(會!)那不要人家交待正事,而你也說這是垃圾,人家說你要去渡眾生,你也說這是垃圾。

各位前賢!有沒有看第43片DVD,因為我們之前一直要大家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在43片DVD裡面有講解,要如何做萬緣放下,實際的工夫就是可以進入佛性的本體,我們的念佛圓通跟外面的念佛圓通完全不一樣,都不同,鼓勵大家看了就會透徹了解。大勢至法王子的念佛圓通是收攝六根來念,但是裡面還沒有講到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講的內容那麼詳細,後學就把它歸納,全部是念佛法門,這在楞嚴經裡面是看不到,那個都是從大藏經出來的,所以請各位前賢回去詳細看。接下來講131頁的周利槃特伽,他在前前世的時候知道很多修持的法門,可是都沒有告訴人家,就是中國人的特性,留一手,就是怕告訴別人,別人學去了,就會在他之上,所以就留一手,所以現在所有師兄弟都不告訴他,這也是一個因果。可是他因禍得福,結果釋迦牟尼佛教他作工夫,經文裡面跟以前講的典故都不太一樣,這是講修持的法門,周利槃特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無多聞性,就是要念偈語都記不住,好像我們也是一樣,凡塵的事都記得牢牢的,但是要念偈語或經文都記不住,這是我們的習性作祟,習性裡面對凡塵事很熟悉,但是對經文確是很陌生,所以就記不住,要記很久才會記得住,不像阿難他一聽就馬上能夠記住,再怎麼久都不會忘很難得,周利槃特伽最初值佛,聞法出家,億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就是很笨,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周利,此云(中文叫做)道生,槃特伽,此云(叫做)繼道,其母兩度隨夫出國,西域國風,風俗,女人若要生產,當回母家,第一次欲產,回家時促,回家的時候比較匆促,行至半路,於大路邊生子,遂取名道生。第二次要分娩,應當早歸,又是倉卒不及,於小路邊生子,名曰繼道,相繼乃兄於道路而生,弟弟於迦葉佛時,為三藏沙門,有五百弟子,三藏吝惜經義,不肯訓導,因此得愚鈍之報應。所以不能慳悋勝法,自己知道法很好,要告訴人家,不能把它暗藏,以宿善故,與佛同生一世。就是有緣遇到佛出世,無緣遇到佛涅槃,他都有緣跟佛同生一世,佛制出家先學伽陀(句頌)四句:「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慾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就是比丘一定要會這四句偈,而且要會做,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講話,我們的意念都不作惡,身體不作惡比較容易,講話要注意一點也不難,那個意念就難了,沒看到的在想的,心裡面不知如何想,所以我們會造業種業都是從身、口、意來的,所以我們把身口意管好,就不會造業了,所以身語意業莫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就是世間的眾生,有情就是眾生。有情識,不要懊惱,這一些凡人他們做的事,我們都看不順眼,說的話都很忤逆,不要懊惱,所以要練習耳順,聽了都不會逆耳,才不會時時氣得心裡面都不得安寧。正念觀知慾境空,我們正確的念頭,正念,這邊所講的正念還未到萬緣放下的那個念,萬緣放下的念才是正念。那個還是在善惡二邊的正念,正跟邪,善跟惡,正念觀知欲境空,欲就是我們追求的方向,欲界都是空的,在凡塵我們再怎麼追求,都轉眼就空了,縱然擁有很好的社會地位,很多的金錢一樣一口氣不來時都沒有我們的份。全部都是還給別人的,所以要了解欲境都是空的,所以我們修道是最實在,最不會後悔。投入社會追求賺錢,追求名利,一口氣不來時,絕對後悔。勞勞碌碌到頭來都沒有得到什麼,這樣一生就過去了。很快一眨眼生老病死,馬上就死了,所以一百年後,在坐的諸位都不在了。所以我們一生很短的,能夠做的,扣掉小孩,扣掉老年,中間我們能做的都很短,不要在那個可以做的中間去追求無意義的事,沒營養的,我們不要留白,有得吃有得穿有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就好了,不用追求太多啦!追求太多我們一樣也裝不下,一無所有就是我們來到凡塵的時候的樣子,所以生活之中,我們記得一無所有,不依賴,這樣就能夠努力修,很努力把佛性修出來,就不會依賴物質。依賴物質就會被物質耽誤。所以九二一大地震,2300個人死掉,是告訴我們不要依賴大地,不要依賴房子,他們被房子壓死了。依賴大地,他們在大地跟房子之間,哇!被壓扁了,用身體來講道,說不要像我一樣被大地壓扁了,不要依賴大地,不要依賴房子,依賴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才是正確,我們修到佛性都圓滿了,身體還給天地,都沒有業障。假如我們追求金錢、名利,有名有利放不下,要死的時候,我那麼多東西要怎麼辦?至少也帶一樣走,有啦!各位前賢帶什麼?(罪業)怎麼沒有帶善業?都帶罪業呢?凡塵一轉眼就過了,都是空,所以不要投入凡塵追求名利,一定要投入修道,全心全意修道,牛們愈修自己就愈篤定,心中一篤定了,佛性當家了,身體没有了,沒關係!假如我們都還沒有修到那個狀態,身體沒有了,被業力推,又把我們推到凡塵來現相,又出生了,又一段,分段生死,就這樣一段一段,沒完沒了,那我們已經能夠了解佛性了,把佛性整個能修證了,全部權柄都交給佛性,身體沒有了,沒有關係!佛性可以主宰我們要往東往西,假如我們沒有訓練,佛性沒有力道,沒有辦法指揮就被業推,把我們推去那裡就去哪裡,像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也是被業力推,遇到什麼那就是業,遇到什麼就要去處理,對嗎?那就是業。都是業。假如沒有就不會有事。可是我們有啊!有造業,現在在接受果報,都會有,一定呈現,我們要去應對解決,所以生活的時候就要告訴自己,業不要造,業不造了,就沒有果報,就可以逍遙自在,可以千百億化身,那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所以佛制定偈語是在跟比丘講,要他們持誦,可是也是跟我們想修道的人講,因為我們所有的業都是從身口意來,身口意不作惡,就沒有果報,就可以解脫,所以這首偈語對我們是非常有幫助。因為凡塵的眾生都不知道真理,所以我們不要懊惱,別人的不好,我們也不要懊惱,無益的苦要遠離,沒有利益,對自己沒有幫助,對別人也沒有幫助,那一種修道方法就不要。因為印度有很多都是修無益之苦,像全身投入那些燒掉的灰裡面,有什麼幫助,對自己對別人沒有幫助,修一些苦行,沒有幫助。所以歷代禪師就講你能夠了解到佛性本體,然後苦行就是幫助你成就,你如果不了解佛性本體,你維護你的苦行,那個就叫黑夜履於險道,就是沒有月亮的晚上,你走在很危險的道路上,你一掉下去都是深坑會死的,那如知道佛性那又用苦行來激勵自己成就那個就是握土成金,本來握的都是土,但是你知道佛性本體,那些土就變成金子。所以苦行就是握土成金,不知道就是黑夜履於險道。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先把它啟發,培養然後茁壯長大,這樣的話正確了,我們再來苦行,那苦行就是磨鍊自己,不能放逸,不能驕傲,高人一等。後學就講聽性理心法不會驕傲就是聽不懂。聽懂就會不知不覺驕傲。各位有沒有驕傲?(有)那這樣就是聽懂,所以都有這個過程,聽懂了以後高興得不得了。法喜充滿,就會很驕傲,因為跟社會人士差別很大,就會可憐這一些社會人士,唉呦!他們怎麼都不知道,就會產生那一種高人一等的思想出來,那個正確的,就是要慢慢降伏,降伏那個驕傲的心,你就要想既然落入凡塵來,就沒有驕傲的地方,出生來當人你就一定要受苦,冷就是冷,熱就是熱。你一定得接受天地的煎熬,所以做人了不用驕傲,沒有驕傲的本錢,假如我們修到很理想的狀態,就想這麼多眾生都還沒有修,不知道真理。可憐呢!要趕快去度,哪有驕傲的時間,所以不管想我們自己,或成就了想眾生,都沒有驕傲的本錢,所以就能降伏驕傲了。假如學了沒有經過驕傲的階段,表示你還不懂這個性理心法,跟普通修道方法有什麼不一樣,都以為是一樣的,所以各位前賢要訓練自己啟發自己的般若智慧,不能人云亦云,要自己判斷正不正確,合不合真理。合就去做,不合就不要聽。這樣才可以,我們不修人情道。人情道不是道,不會成道。此偈之意,出家須要脩持身、口、意,莫惱眾生,看破五欲,五欲是眼耳鼻舌身,就是我們五根的欲望,就是眼睛的欲望、耳朵的欲望、等等都很強,聞到很香的味道就想吃,很強的這個五欲,所有的罪惡都從這五個來,眼耳鼻舌身這五個,然後要看破,以前後學都講如果手中拿一顆蛋,你要如何處理?(丟出去)你一定以前聽過,否則你怎麼會說,對啦!丟出去就是看破啊!看它破,所以要丟出去,不要緊緊的拿著,你緊緊的拿著,那個是住相,丟出去,沒有負擔,看破。勿學外道,什麼是外道?(心外取法)對!正確,心外取法叫做外道,就是已經在道之外,整個宇宙都是我們的真心,你心外取法就叫做外道。空修無益之苦行。弟弟槃特憶持如來一句伽陀,即第一句,於一百日之久,記得前四字,遺忘後三字,記得後三字,遺忘前四字,五百羅漢同教一偈,不能成誦。大家看到他就怕了,都趕緊離開。其兄先出家入道,見其弟如是愚鈍,出家亦復無用,遣令還俗。叫他還俗不要修道了,不要當和尚。槃特聞已,遂持繩至後園樹下,欲尋自盡。佛化樹神,而斥之曰,卿在迦葉佛時,弟子五百,吝法不誨,慳吝勝法。吝就是吝嗇,法就是很好的佛法都不教人。故獲斯報,所以得到這樣的果報。但當自責,何為自殘?所以我們了解凡世間千萬不能自殺,我們來這世間就是來還債,債未還就想自殺,那是自己傷害自己,要了解你現在傷害自己,你的佛性裡就有這個影子在,你再來出生時還會再來自殺,就變成沒完沒了。我們在凡世間的壽命出生就已經有定數了,落土時八字命,你把流年算一算就知道你可以活到幾歳,幾歲會死,那個都是固定的,如果現在你的壽命還未到,你就自殺這個中間你就要關到枉死城,關到你壽命到才可以放出來,然後看看你在凡世間做好或做壞再去判你的罪,所以被關在枉死城都多餘的,我們有暴力對自己,再來還會再自殺,這是有道理的。所以還債不能逃避,絕對要面對解決。我們在凡世間跟那些債主講,如果我有欠你,一定還你,生生死死一定還你,絕對不逃避,這樣債主就放心了,不會急著向你要,慢慢的討,你就過得順,如果一下子全部向你要,你就招架不住。就會逼人走上絕路。那個就是沒辦法處理,所以就要跟寃親債主表明,絕對還不逃避,半夜偷跑不見人影。凡塵一定可以解決問題,你現在沒有解決往後也是要解決,所以就不要逃避,你現在遇到錢關沒有過,你再來還是一樣那個錢關,還是一定要過,你過了才沒有,沒過的話,那個影子都在。仍現佛身,而語之曰:勿怖,你不要害怕,成無上覺不由汝兄,成佛成無上學成道不是你兄長可以決定的,我們要了解,我們不能霸道,縱使自己的親人也是一樣,不能霸道,一定要講理,不能說我叫你不能,你就不能,你要還俗就還俗,不是說我是兄長,你是弟弟,縱然是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子女也不可以,因為我們要了解,雖然現在是子女,可是你知道嗎?他前世前幾生是你的祖先耶,是你的祖父啊!父母親所以都不一定,我們的角色都一直在換,現在當晚輩,以前當長輩,會互換讓你做做看,看你會不會比較能做?嫌人家不會做長輩,那換你做做看,看你是否比較能幹,所以我們都會說晚輩難教,那現在換一換角色,換你做難教的晚輩換作當長輩,所以這個凡塵很有意思,以前住在三重有一對夫妻很恩愛,相約來世再當夫妻,真的來世又當夫妻,男生講話的聲音像女生,女生講話像男生,就是角色對換,太太先變先生,先生變太太,結果聲音沒有變過去,那你沒看到人一定會心想現在講話是男呢是女呢?可是後學就了解,那是夫妻很恩愛,相約再來當夫妻,結果角色互換。你們有沒有跟另一半說來世再當夫妻?還是發誓下輩子不要在一起,我們了解相愛容易相處難,一相處了就很容易磨擦,所以互相之間就是要寬宏大量,能夠像對待陌生人,那個態度來對待自己的親人最好,我們對陌生人都很客氣,對自己的親人都不客氣。所以要相敬如賓就很理想。佛乃以手牽至靜室,指掃帚云:此是甚麼?答曰:「掃帚」。又問曰:「掃帚二字能忘記不?」答言:「不也」。佛即教日夜誦掃帚,既久佛將掃帚二字,更名除垢。槃特伽思念灰土掃除,其地清淨,日夜將這一把無相掃帚,掃來掃去,將心地塵垢,掃除盡淨。接著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息攝心,愚鈍雖由吝法遠因,闕誦亦屬散亂所致,故佛授以調息之定,所以假如我們的心一定不下來就注意我們的呼吸,一呼呼一吸你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呼吸、呼吸、呼吸,各位前賢容不容易,注意自己的呼吸,後學現在講的時候,你是吸進來還是呼出去?為什麼不知道,不知道是吸進來,還是呼出去。所以我們神都很散,假如說從呼吸入手,一吸一呼都能夠很清醒,不會錯現在是吸呼,吸呼、吸呼,然後還可以做工夫,看看是吸的時候做或是呼的時候做,做一個就好,我們注意呼吸,呼吸會慢慢拉長,肺活量會加大,身體會健康,呼的時候你就1、2、3、4、5、6、7、8、9、10,然後才吸進來就停了。然後再呼的時候又1、2、3、4、5、6、7、8、9、10,看看你往後會不會愈增加愈多這樣,一呼一吸,一呼一吸,它愈來愈長,然心跟息相依,專一了,所以往後會不會愈增加愈多這樣一呼一吸,一呼一吸,它愈來愈長,然心跟息相依,專一了,所以神不會散。很容易你就可以專一,這樣會不會?(會)呼的時候算吸的時候就不要算算一個就好,這樣神就不會散,不會分散,神一集中了,做事情的效率會很好。因為我們平常神都是昏散。故佛授以調息之定,調鼻中出息與入息也,鼻中氣息有四種相:有聲曰風,結滯曰氣,出入不盡曰喘,不聲不滯出入俱盡曰息。調息當離風、氣、喘三相,而幽綿自在,工夫純熟,心漸微細,先唯調其出入,後便窮其生滅,定深更能窮盡,生、住、異、滅四相,初起曰生,不斷曰住;漸微曰異,已斷曰滅。諸行,即四相遷流不住;剎那,即時間最短也。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個剎那有九百生滅。各位前賢夠不夠厲害,非常多的生滅。窮息已經到這個階段,可謂極微細矣!已經很細。窮盡鼻息,鼻子裡面的呼吸,諸行剎那,剎那無體,惟在一念,念性本空,豁然開悟,貫通諸法,得大無礙,所有的法都通了,無礙了。先盡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成阿羅漢。住佛座下,蒙佛印證,成無學道。有學有形有相在學程度都低無學程度就高了。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即鼻根不緣外塵,反觀息相,循順空理,出息不牽涉眾緣,入息不住五陰、十八界,背塵合覺,把凡塵都放到背後,跟覺性都合在一起,斯鼻根為本修因,最為第一。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呼吸,可是看我們做不做那個工夫,要做的活都很容易不用花錢,要做萬緣放下就不要做調息的工夫,要做調息的工夫就不要做萬緣放下,法門就要專一,你做一個法門就是那個法門,不要牽涉其它的,假如很多法門都參雜做每一個法門都沒有功效,專一就有功效。你做這個法門一直注意呼吸,因為你在做呼吸,我們平常都很短,然後進入肺很淺,你注意呼吸了,它會慢慢加長,呼吸加長肺活量會擴大,然後呼吸會到肺的底部,這樣整個肺的活動它會很靈活,影響我們整個身體會健康,一方面我們又可以不散亂,我們的神不分散,那要做萬緣放下就要專注,你可以看DVD43片裡有詳細解說雖然是念佛圓通,可是內容是萬緣放下,所以萬緣放下就是念佛圓通,外面的念佛都是念佛號,不像我們是念自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e chen 的頭像
    anne chen

    anne心靈成長部落格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