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大為本修因—虛空藏菩薩(P140中間)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我們了解到這一些修持法門都是經過非常久的修持,現在來幫助釋迦牟尼佛轉法輪,渡化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所以那個時候就已經得到無邊身,後學在後天廟的時候曾經有三層樓高的,比這間寬一點但沒有那麼長的身,虛空藏菩薩是無邊身,後學只有那樣而已,跟虛空藏菩薩比起來太小了,可是這時候想起來,那個時候有那個高大的身顯現的時候,真的是心臟跳得很快,我們一般人那有辦法看到這麼大的身,而且一看下來,眾生怎麼那麼小,各位可以想像假如已經是一個房間的胖,然後三層樓高來看眾生,怎麼樣?很小喔!怎麼那麼小,都沒吃飯嗎?怎麼都不大。所以我們所知的量是大還是小,隨著我們知道的呈現,我們要了解最重要就是要先了解到我們這個本覺真心,了解到以後你才能夠證,那所有過程有證到什麼的時候你自己都會了解,那個就是塵我們所知的心來呈現多大的量,量的大跟量的小跟我們的認知有關係,你的認知已經到達無邊了,那你顯現的量就無邊,我們大概都以我們的身體為一個主要的基礎,要超過我們身體的,我們都想好像不太可能,都會這樣,而不知道我們的佛性本體,祂能夠呈現萬相,可以呈現山河大地,都是我們的佛性呈現,何況是一些比較小的形相,那更不用說了,所以我們在認知的這一方面倒是不用追求現相,因為現相畢竟都是生滅,沒有形相的佛性才是真,可是沒有形相,不是說沒有,是不呈現而已,都不呈現,沒有看到,所以佛就講若無所見即是真實的見於如來,若有所見即是邪見。各位想想看,無所見,你沒有能見,沒有所見,是不是一體了,我們跟整個沒有身體的我,沒有空間的形相,沒有全部都沒有,沒有能所了,沒有能所,整個無所見即是真實的見於如來,各位前賢見到了沒?有沒有?(有)無所見喔才是真實的見於如來,那個就是整個虛空都是真空,不是頑空,整個虛空都是我們的法身,我們的法身就是如來,我們的法身就是佛,這樣了解嗎?(了解)這樣是不是不一樣,我們都一直要看形相,對不對?不知道形相是生滅,縱然佛現相讓你看,那是你的信心不夠,祂要增加你的信心,所以才現相,一樣啊!不久就不見了,對不對?祂會永遠在嗎?不會,所以顯現生,不見了滅,生滅,你要追求嗎?生滅變化不常不要追求,我們追求不生不滅,用不生不滅的心來追求不生不滅的佛的果位,這樣才會達到沒有生滅,沒有形相,真正的到達了如來是不是很簡單?太簡單了,若無所見,你就要知道你都沒有看到半項,即是真實的見於如來,你就是真的看到如來,你若有所見,喔!有形相即邪見,這樣了解嗎?沒有人這樣講,可是要分喔!我們看到虛空,假如祂是頑空的話,社會人士的頑空,那就不是如來,不是法身,這樣了解嗎?是我們一修了以後,進入到我們的佛性本覺真心以後呈現的才是,那個虛空都變真空,空中不空有佛性在,各位有沒有聽到外面車的聲音,它在倒車,有車的聲音對不對?你看我們佛性在不在?(在)不在的話我們怎麼會知道呢?你看多奧妙對不對?所以我們佛性充塞整個宇宙虛空,然後形相一看了了分明有沒有?(有)誰在看?了了分明?就是佛性本體,各位看是不是很親切!你在看就是佛性在看啊!你的身體是水火風土那有辦法看?是你的佛性看的呀!是我們自己不認識祂而已,有比較懂嗎?很親切的,都是佛,只是我們不想做而已,自己跌入凡塵裡一直沾惹,自己一直在造業,自己在受苦,我們如果可以若無所見,都不要走入能所,不要走入對待,就已經是佛的境界了,你看很親切對不對?(對)這樣是中悟?還是小悟?(大悟)這樣大家都大悟,在我們身上有那個覺,假如說祂到達不生不滅就是佛性本體,可是我們身上的覺大部分都是生滅,感覺不舒服,轉換一下舒服了,是不是生滅?我們太注重這一些生滅,所以把不生不滅的就擱下不管祂了,其實我們這些生滅,它就是不生不滅在提供我們動力,如果沒有覺的本體,那這些就沒有作用,就是祂提供有那個力道讓我們產生生滅,我們如能回過頭來思索是什麼人在提供生滅的力,只要你能夠回來的話不生不滅的就出來了,這樣比較自然,如果說要來體會那個很確實的,就像後學以前去腳底按摩,明明就很痛,為什麼後學都沒有唉唉叫?都已經體會到有一個不痛的,那個是轉移,各位也可以試驗,當身苦病痛時,這個時候身體很難過的時候,你趕快轉移到你的佛性本體,祂不會痛,明明身體很痛,我們不是也研究過嗎?有一個憍梵鉢提去踩到刺有沒有?痛!痛!痛!怎麼有一個不會痛的有沒有?一個很痛,一個不會痛,那到底是怎麼啦?然後二十一天他都在想這個問題,想到後來哦!那個不會痛的就是本覺真心,那個會痛的就是妄心,我們都妄心比較重要對麼?真心都不管它了,都不管我們的生死,不管我們生死,那妄心都管啊!所以我們注意力都放在妄—生滅,不生不滅不管祂,所以我們研究就是要這個不生不滅的啟發,把祂請出來,我在呀!祂在!很親切的,時時刻刻都在,一秒種都沒離開你,在做什麼祂都在。我們只要活在當下,請問我們身體(水火風土)死了要不要還給天地?要!我們還的時候是不是跟整個宇宙虛空已經合在一起了?你執著我姓劉,那就糟糕了,那就落入一個小圈圈小範圍,小的角度,假如你都用佛性本體,本覺真心,中間都沒有再起變化,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的身體,一定會還給天地,還給天地以後我們佛性是不是跟天地虛空合在一起,不要說二百年,一百年後我們都不在了,請問去哪裡?去虛空,所以我們要了解社會人士的空跟我們修道修性理心法的空一樣不一樣?(不一樣)絕對不一樣,我們跟他講整個虛空之間有佛性在,你看我們都了了分明,他會說那是耳朵聽的呀!他會這樣講對不對?那耳朵是誰在主宰?是不是佛性?都是佛性,可是我們都放著該追求的不追求,不該追求的很努力,都撞得滿頭包,要做什麼?要追求金錢,要追求物質,你到後來還不是一場空,縱然給你賺好幾億,大企業家很多錢,一口氣不來他帶走什麼?什麼也帶不走,都是空,還給天地了,那還給天地,他沒有把佛性跟虛空去修成融會成一體,那個業力它會推你再現相,當你現相的時候你還知道你前世是什麼嗎?不知道了,那我們每況愈下,愈來愈不理想,本來都有修得很好的一些工夫下來,可是經過好幾代,好幾生以後,漸漸沒有了,沒了,本來你都有的,哪有?什麼時候有?我怎麼都不知道,有啦!你很富有,你那些金銀財寶都整山呢?哪有我怎麼都沒看到,七寶,那我們從什麼地方了解說我們非常富有,從文殊菩薩,當時阿難請釋迦牟尼佛說:下雨太久沒辦法出去托鉢,大家都已經爬不起來了,有工夫的入定還可以,沒工夫入定的都倒了,請釋迦牟尼佛設法,釋迦牟尼佛說你去跟文殊菩薩講,他就會設法,阿難很聽話就去找文殊菩薩,結果看到文殊菩薩在跟大梵王講道,他就趕快打斷文殊菩薩的講道,說佛請他出去托钵,因為裡面所有聽課的會員全部倒了,剩下沒幾個有工夫定力的還可以,然後文殊菩薩說好,阿難很老實的就在門口等,等文殊菩薩什麼時候要出去托鉢,一直等等到怎麼文殊菩薩還在講道,道怎麼那麼長,講得沒得完,阿難忍不住了又去跟佛講,說文殊菩薩還在跟大梵王講道,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講,你去飯廳看一看,阿難趕緊去看,有啦!有一碗,阿難又回來跟佛講那麼多人才一碗,要給誰吃啊?這麼多人,才一碗而已,佛說你趕快打間錘,大家聽到了就會拿鉢來吃飯,阿難就打間錘,然後站在那邊看,看大家去裝那一碗的飯跟菜,吔怎麼裝了以後,原來的那一碗還是滿滿的,結果一個人來裝,也是滿滿的,又一個人來裝也是一樣,一個接一個裝走了,那碗裡的菜跟飯還是好好的,裝到大家都可以吃了,那個碗裡的東西還是好好的,阿難心想,文殊菩薩也沒有出去托钵,那有這麼多飯,那個波旬就想看文殊菩薩有多厲害,能有多少飯,他就化三千魔子魔孫來吃,大家一直裝一直吃,吃到爬不起來,波旬就去找文殊菩薩算帳,說你裡面是放毒是嗎?怎麼每一個吃了,吃到都爬不起來,文殊菩薩說那是因為他們貪心呀!吃一碗就好了,就吃了三四碗,一碗那麼大碗就可以了,偏偏要吃三、四碗,吃到爬不起來,整個月肚子都是東西。各位就可以了解,佛也沒出去看,為什麼會知道,文殊菩薩也沒有出去化緣,他為什麼能夠化到東西,就是他們累世所積的累積,不是說現在要拿出來就有,他累世都有積,所以才說深植德本,那個都是累世之中他都已經在累積這些東西,累積的時候都存放在虛空之中,都在虛空裡面,要用的時候去拿就有,隨手一指馬上就有,看要多少,因為都是自己的呀!要多少就有多少,後學就講為什麼菩薩修道第一就是布施,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第一個就是布施,貧道都沒有什麼東西,一無所有,為什麼第一個就是布施,貧窮的就要襄他改善生活,是不是就要錢財,所以他們累世就已經修,修的時候累積在虛空裡面,所以虛空之間七寶,他們只要菩薩道修久了都有,所以只要隨手一指,從這裡按下去,你按下去,幾尺你就會按到金子,你拿出來也用不完,那我們沒修的,說想要隨手一指按下去,再怎麼按也是土而已,那會按到金子,因為我們沒有累積,那菩薩是累積,我們看他們都是曠劫來,一直修一直修修很久,累積來的,他要用就有,隨手都有,那我們沒有就好像我們沒有去郵局存錢,你一直想去領,郵局銀行會給你領錢嗎?他可能就叫警察來抓,你存了很多要去領他給不給?(給)他一定給,因為那是你的,你的就要給你,所以你要領就可以領得到,所以我們就是要了解為什麼菩薩都沒有錢,為什麼在六度萬行,第一個就是布施,要度眾生就是先改善眾生的生活,生活穩定了才有心修道,菩薩都要一直用心,所以就是有累積,那如果初入菩薩道的時候是很貧窮的,沒有什麼都沒有,還要累積,累積久了就有很多了,所以平時就努力累積,累積什麼?做善事、幫助眾生,那在幫助的時候就要記得,幫助過了就好,不要記在腦海中,如果記在頭腦裡就變福報,那在接受福報的時候,我們絕對迷失,各位前賢我們如果在接受福報時會怎麼樣?會驕傲,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驕傲,了不起,那是什麼講有錢能使鬼推磨,有沒有?就是這樣,依賴有福報的人他依賴,依賴那些金錢,依賴那個勢力,所以我們就了解那不是好事,要記得幫助過人就不要記在心上,往後人家成功時對你說我能成功就你的幫助,你會說哪有,我怎麼不知道要這樣子才可以,現在會聽說什麼人會成功都是我幫助他的,有沒有?偶而會幫到啦!你看記不記在心裡?(記)記得很牢,就像我們在渡人,渡了多少記得牢牢的,想想看你渡了多少個成佛了沒?這叫渡啊?真的是..虛幻的,不實際的,所以我們自己要成佛才有辦法渡眾生對麼?還沒成最起碼你也要知道,知道怎麼成,渡人時才知道怎麼教人你就要怎麼做,對不對?假如不朝著實際的做,那是空開花沒有結果,老前人時常唸,空開花沒有結果,美是很美,好看是很好看,都沒有實際利益,沒有實際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實際自己要知道怎麼修,然後還會渡化眾生,他只要看我們變化,他就會跟我們,你是有什麼辦法變這樣,你也帶我去,看看我有沒有也有辦法,這樣渡人是不是很簡單,又可以讓他有成就,這樣才是真實的,不是空口說白話,說渡人度了幾千幾萬,哪一個成了,一個也沒,在老前人身邊久了,也會學老前人講:你看那一個成了沒有一個,不過我們要努力不能說人家不成,自己都不努力,一定要在日常生活要進入道之中,行住坐臥都在道之中,就是要迴光返照,把我們的注意力收回來,我們差別最大,大概就是心放,就是出流跟凡塵攀緣,缺少入流,入流照性,我們把精神收回來,回頭是岸,你回頭了就已經到清淨彼岸,以前看寺廟的匾額回頭是岸,那麼大字,那時心想,流氓很多,都要回頭是岸,不知道那是告訴所有眾生,所有眾生落入凡塵,你就是要回頭,你馬上到達清淨彼岸,你注意力收回來就到達清淨彼岸,不是在說流氓,我們都還不算流氓嘛!算不算?(不算)我們這邊上課我們的佛性對這個週遭了了分明,雖然我們注意力沒有放在那邊,可是它一過,我們都知道,剛剛那是摩托車,現在是車子,還是一部大車,它還表演給我們聽,有親切嗎?很親切,就是整個佛性都呈現了了分明,我們都時時刻刻了了分明呈現都在佛性裡面,就沒有走入身體的生滅,因為我們一想到自己的時候,人不自私天誅地滅,發明這個話的人不知怎麼講,他不知滅了沒?因為他發明這個話,我們才一直六道輪迴,輪迴不息沒有停止的時候,這句話如果沒了,大家都作佛了,滿地都神仙。(這是波旬說的),是波旬說的啊?魔王,很像波旬的口氣,有沒有問題要問?這個讓大家都能夠大悟,不是小悟是大悟,能夠跟虛空合為一體,在日常生活就可以做了,我們接著講虛空菩薩,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作佛事,得大隨順。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水火風土它都無所依,妄想生滅,我們這個身體四大無依,然後妄想生滅,虛空無二,虛空惟一沒有二,佛國本同,我們每一位的佛國都一樣,於同發明,得無生忍。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以虛空為身,如來指釋迦如來,定光佛即然燈佛。虛空藏和釋迦同事然灯得無邊身,菩薩既以空性為身,應以空慧為手;四大寶珠:即照空四大之智珠,智慧的珠,內四大之我已空,若外四大之法不空,則身相不純,大用不遍,不會普遍;故復以空智,照明十方微塵數佛剎,用空智來照明,所有外四大皆化成虛空;此空非斷滅空,我們要了解那個斷滅空就是頑空,就是什麼都沒有的空叫斷滅空,乃空諸妄相,所有妄相都把它空,我們這個凡塵所有相都是假的不真,妄盡真就純,妄已經盡了,我們的真佛性本體就成了。智光所融化成真空妙理;證法身。整個虛空都是我們的法身,就是我們的本體。自己本覺真心。現出大圓鏡智:內放十種寶光,即十智,智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邊際,依報跟正報互相攝入圓融自在,依報就是我們的環境,正報就是我們的身心,依正攝入圓融自在,由觀空所致,諦觀四大非心外實有,這個四大不是我們心外實有,本唯心所現,四大水火風土都是我們的心顯出來的,心外沒有四大,我們心外沒有水火風土,無體可得;乃隨妄想以生滅,隨著我們妄想然後生滅,念起則非有似有,我們念起它好像呈現,不是實在的有,可是已經有了,我們看見了,念息則當體空寂,我們念都沒有那當體就已經空寂。即於空性,發明藏性,悟明性覺真空,整個虛空都真空,性空真覺,我們整個佛性充塞著整個宇宙虛空,都是真覺都是佛性本體,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法界就是虛空界,自不見有少法生滅之相,沒有那個法生滅,全部都沒有,故得無生忍,所以得到無生忍。佛問圓通。我因修空觀得定,進入三摩地。則色空無礙,依正互融,依報跟正報互相融成一體,十方圓明,得大自在,以斯空觀,最為第一。虛空藏菩薩就是觀空成就,可是都是蠻久的時間,可是他不離我們本體,雖然很久行持很久,跟釋迦牟尼佛同事然灯佛,然後得無邊身,我們了解說真的非常久。有問題要問嗎?有問才會說,你看我們有問了才大悟了,不問就不悟。(劉講師這裡小字第三行它說內四大之我已空,若外四大之法不空則身相不純,大用不徧,我們如果了解到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四大假合的話,那所有外在的東西,如果我們還不承認它是一個四大假合,我們這個身相就沒辦法,依正就沒辦法相通了,那如果我們了解到說外四大跟我們身體都是一樣水火風土所形成的,都是這四個元素所形成的,那我們自然而然就了解到說我們知道它是唯心所現的話,那它是不是就是所謂的不變隨緣,然後隨緣就又不變,這個狀態那它都是清淨本然的。)對啊!就是這樣子,因為內四大是我們身體,外四大就是所有萬相,內四大跟外四大同樣是水火風土,同樣元素,它原來的本質都是一樣水火風土,那水火風土就是色,虛空就是空,色跟空不二就是色跟空已經融成一體,合在一起了,然後後學會用現在的人的角度來說,你看我們這個空間社會人士他說是頑空,那我們說不是是真空,因為空中不空,水火風土,我們現在都可以把它證出來,水看我們冷氣機、除濕機,可以把空中的水集中,我們就看得到對吧!風更容易,我們一隻手動,一隻手不動風就有了,跟這個空合在一起,水也跟空合在一起,火我們體温有温度,外面也有温度,都是屬火,火也跟這個空合一起,土就是灰塵,世界焚碎都變成灰塵,灰塵最小叫灰塵,那灰塵就要從太陽照我們這個空隙只有一道陽光,一道陽光的空隙我們就可以看到灰塵在飛,很密集很多,那是我們眼力可以看到最小,那灰塵一直凝聚就變土,土凝聚就變地,地凝聚就變世界,所以大為世界,小為微塵,都屬土,元素都是土,所以這個空間裡面有水火風土,水火風土元素可以生我們內的身心,外的萬相,整個都是水火風土,我們蓋房子也是水火風土,然後眾緣聚會形成,所有的一切都是水火風土,水火風土把它變出來的萬相,元素都是一樣,所以我們要了解說你一看了,不是說把世界毁滅就是空啦,它都在,可是你知道它的元素,原來就是水火風土,本來就是水火風土,緣聚則生,緣散就滅,緣聚的時候有萬相,緣散的時候就沒了,所以我們了解它的理是一樣的,我們如果了解我們裡面的心,現在不執著,身體是我,已經知道我就是那個靈覺,靈敏的覺性,像我們知道週遭一切,不管是耳聽、眼見、你為什麼能見,見得這麼了了分明,聽也是一樣了了分明,十方也都能聽,十方也都能見。為什麼?就是佛性,那我們現在知道我們的佛性祂不落入於生也不落入於滅,沒有生滅,它永遠都在,只差我們沒有研究不知道,只差在不知道,所以我們就會從小的角度範圍來思考,然後來用我們的行為來做事,做出來以後不符合真理,結果造很多業,要接受果報,這樣惡性循環沒有了期,然後我們研究了解以後,原來整個不用分別,所以佛證悟沒有分別,所以稱呼眾生菩薩摩訶薩,祂沒有分別心,所以成佛了,我們眾生有分別心所以當眾生,那一天我們沒有分別了,那一天我們也成佛了,所以我們行住坐臥都要把自己融入都是在道之中。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整個都在道之中,就是不要有過去心,也不要有未來心,也不要有現在心,三世就沒辦法攝受我們,我們不會六道輪迴,不會再現相,呈現現相沒有了,現相沒有了,回到整個我們叫本際,本來的地方所在,因為我們落入凡塵又沒有人教,沒有人告訴我們,所以造了很多業,然後受苦,很冤枉,都很冤枉,自找罪受,自己作了自己去接受,我們了解我們都不造,為什麼?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完全都是無為,無為沒有作為,那無所作為它不落入因果,我們有所作為落入因果,無所作為都是佛性本體,好像白天黑夜春夏秋冬,都很自然的運行,它沒有業,天地沒有業,為什麼我們有,因為我們有私心,都是我們自己起心動念,那個不正然後才造的,假如我們都符合不起心動念,不要念我不要,然後所有的萬相萬事來了,來則應,去則淨,隨順萬緣這樣一個業也沒有,沒有話那要怎麼樣來現相,沒有力道推你來凡塵現相,假如我們造了很多業來不來啊!一定推你來,你不來也不行,一定推你來,那個自然就是這樣,我們研究也是順著大自然就是道,就是佛性本體,順著佛性本體回到本際。
我們要了解聖人所講的那個社會背景不同,所以有時候語言不同,講出來的意思都是一樣,你看那個仁就是育萬物,而底於成,就是你養育萬物一定要讓它成就,不能說有頭無尾,一定要讓它成就才叫做仁,最後一個信就是讓我們能夠任萬物而致其用,所有萬物都能夠發揮它的作用,物都有其所用,禮運大同也說貨惡其棄於地也,貨就是東西,這些物品,討厭惡就是討厭棄於地,就是你糟蹋它,不要它,放在地上讓它毁掉,有時講到這個就想到自己到底讀了多少,好像又不是這樣解說,後學說:是啊!本來就這個意思,聖人就在講東西都有東西用的地方所在,你不要把它丟掉,你不要放棄它,縱然我們什麼都不要了,什麼都不要了,它還有要的地方,你看我們那些垃圾是不是可以變成肥料,有沒用?還是有用,自己用,物都有用。對啊!就是大用無限,那個要證悟以後,否則我們不會用,你看我們以前廚餘都倒到垃圾桶裡面,現在廚餘有做成很多東西出來,那個都是用,自己用,所要研究才會知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