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就是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學經跟論,精天臺止觀法門,很精通天台的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看維摩經,了解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六祖的徒弟玄策來訪道,與其劇談,劇談就是講得很投機。我一句你一句講得很投機,那個叫劇談。各位前賢!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朋友啊?很談得來,都不會有心口不一的地方,都是從心裡面講出來,都是肺肝然,心肝相照,說得都是實話,說到兩個都很投機。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朋友啊?好像都沒有耶!相識滿天下,知己能幾人。有這種味道,劇談就是能夠談得很投機。出言暗合諸祖。講出來的話都跟歷代祖師講的話都一樣,玄策就講:「仁者得法師誰?」得到佛法,老師是誰呢?永嘉玄覺就說:「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我看方等經論就是大乘佛法;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後來在維摩經領悟佛的以心傳心的宗旨,未有證明者。還沒有印可。玄策就講:「威音王已前即得,就是七佛治理凡塵的時候,得道領悟了就可以歸本位。威音王已後,就是七佛以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沒有老師,那個上天都不承認。玄覺就講:「願仁者為我證據。你幫我印可。玄策就說:「我言輕,我不夠身份地位,曹溪有六祖大師,在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一代祖師接受上天天命,要渡化眾生。若去,則與偕行。你如果要去,我跟你一起去。他們是很好的朋友。玄覺遂同策來參,就是來拜六祖。遶師三匝,振鍚而立。因為玄覺永嘉大師長得很高大,又很英俊,修得又修得很好。所以他看到六祖的形相,矮矮的,個子很小,外表看起來又不怎麼樣,所以他就瞧不起六祖,所以繞六祖三圈,拿那個鍚杖站著。六祖就說話了:「夫沙門者,沙門翻成中文就是勤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叫沙門,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玄覺已經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頭髮理光就是要接受250個戒律,理髮穿袈裟就要遵守,250 X 4 (行、住、坐、臥)多少?剛好1000對不對?持戒裡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再乘以3,剛好3000,三千威儀就是這樣來的。八萬細行就是從三千威儀乘以身口意,身:殺、盜、淫;口:惡口、妄言、綺語、兩舌就有七個乘3000就二萬一,意:貪、嗔、痴很嚴重各有二萬一,加起來就八萬四,剩下的四千就不講,就講八萬。所以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玄覺已經都俱備,六祖就講,大德自何方而來,六祖稱玄覺是大德,你從哪來?為何生大我慢?就是驕傲,大我慢就是我相很強,有驕傲。玄覺就回答:沒辦法跟你說這些,生死事大,這個比較重要,生大我慢這個可以在撇在一邊,不用管它,生死大事重要。無常迅速,很快有一天一口氣就不來了。無常會抓我走,這個才是重要。六祖就跟他講:「何不體取無生,你為什麼不體會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本來就沒有生。你去取,去接受佛性本體以後就可以脫離生死事大,就不會再落入生死。了無速乎?現在是無常很迅速,我們落入凡塵以後,生活很快,一轉眼一生就過去,無常很快,這是住在相。你了這些相就沒有快不快?了就無速。我們體取無生,了即無速。我們萬緣都放下的時候,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就呈現,我們就認取這個,我們本來面目,把它培養,培養一段時間以後,它會有般若妙智慧,是從佛性本體所生發的般若妙智慧。有般若妙智慧後我們來應凡塵的萬事萬物,都不會造業,所以那個是最理想的。這些各位會不會去體取無生啊?會不會?就是要自己努力,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我們要能夠去體取。我們佛性本體一進入以後,它是無生,没有生就沒有滅。沒有生滅,那個迅速無常就離我遠去了。我們要知道沒有啟發佛性會被業把我們推,業把我們推來現象,然後我們再受苦,我們已經能夠體會到,啟發不生不滅的佛性,然後把佛性整個擴充到整個宇宙虛空,這樣我們就不會被無常拘提,他不會抓我們。沒有去啟發佛性,沒有去培養,我們一口氣不來的時候,我們就被業推,業推我們到哪?我們就去哪。在生活之中各位可以體會什麼叫業?業力是什麼樣的情形?就是我們很不喜歡去遇到的事情,偏偏就遇到了。很不喜歡去處理的事情,偏偏就會遇到,有沒有?那個叫業力現前,業力已經呈現在眼前。要不要處理?就是要處理,不處理不行,一定要處理,這個叫業力現前。我們在生活之中已經啟發佛性了,佛性已經可以跟虛空合成一體了,這時我們不用接受業力的推促,它推我們不動。一方面我們不造業,一方面我們了業。所以業力不會推促我們這個才是重點所在。不然我們受業力一推,推你到哪裡,你就到哪裡現象,推去天道了,在天堂;推去三惡道,在地獄裡面,都被業力在無形的背後推,所以我們一定要啟發佛性,然後佛性能夠伸展跟虛空合成一體,這樣的話就很理想。


玄覺就問六祖:「體即無生,了本無速。這個體,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了,已經了掉凡塵所有一切相了,就本無速了,了本無速。我們講到這邊剛好剩下十五分鐘,十五分鐘是要給各位問問題的,底下我們下個禮拜再講,因為玄覺有寫證道歌,我們講完玄覺這段就要講他的證道歌,我們還沒發喔?下個禮拜再發,還是要先帶回去看?要帶回去看的話,我們可以請這邊的負責講師發給大家。已經印蠻久了,我們本來說很早就會講到,結果到這個禮拜都還沒有說,有問題嗎?


 

1.重聽要怎麼修?


重點所在是他的心,我們要了解重聽當然有他的背景原因,重聽的人他會比較注重他能夠聽得到的那些話,我們使他所聽到的都是正面的,都是好的,鼓勵他向上的那些話,讓他知道的不要多,要很專注。他心只要是專一的話,會進入比較殊勝的境言,有殊勝的境言,他自己會體會,會體會以後,有些是不用語言,不用聽。我們中國的禪宗也都不重視語言文字,它重視就是實際的去行持。實際的行持都不用講話,怎麼樣才符合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就有規範。像金剛經第一分,釋迦牟尼佛沒有我相、沒有法相,沒有非法相。那個就是我們修持的最高程度,我們能夠做到那樣,在日常生活之中沒有我相、沒有法相、沒有非法相,就已經成就了。所以重聽沒關係,要他能夠體會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能夠全心全意集中在佛性,這樣修會很快。


2.美國前賢問三個問題,(一)做深呼吸腦袋數了做幾下,及很專心的聽劉講師講課,或叩頭,或唱善歌,沒有思維雜念,是否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呢?那腦袋老是跑出「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幾個字或聲音,仍是一念,不算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嗎?


我們是以一念來止斷萬念,有時候在我們體會「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的時候,會有「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的念頭在,沒有關係,為什麼?因為這是正確的,你用這個念來除掉所有的念,你的念就只有這一個,你要讓它時間久,久了以後是不是這一個也要放下了。就不用想自然而然就有了,對不對?所以開始的時候要保持著我現在要「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然後真正一直實際進入去做,做到一段時間以後,連這個念頭也不要有了,為什麼?很熟悉了,很熟悉就不用有了,那個就已經到達目標了。


(二)山河大地皆是真心的呈現,是不是因為能覺加所覺之故?


山河大地都是我們真心呈現,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如來,如來本身含藏萬事萬物,萬物都在我們佛性之中。所以那個不能落入能覺跟所覺,能覺和所覺是我們在凡塵有現相以後才呈現的,我們現在是要把能所全部泯滅,沒有能所。沒有能所進入我們性分,如來性分裡,有句話說:虛空無相,我們如來好像虛空一樣,無相。不拒絕諸相發揮,它不去遏止所有的萬相生發。我們要了解萬相的生發是從如來藏本身生發出來,萬相是假相,它不久又會還滅,還滅又回到性分如來藏回來,所以我們了解沒有能覺,也沒有所覺,是一體的。所以我們在修的過程,我們就是要心跟境一如,一如聽得懂嗎?就是心跟境合在一起,境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境。心境一如,不犯思惟,我們不要去想,積之歳月,我們累積歳月,就是時間要累積久一點,而不心開,未之有也。「心境一如,不犯思惟,但不馳散,積之歳月,而不心開,未之有也。」全部一定心開,心開就會了解到萬相萬物都是我的真心佛性。


(三)請劉講師舉實例解說如何解六結?


各位對六結有印象嗎?我們本來是寂滅,可是我們把寂滅變成生滅,這個第一個結,就是我們起心動念。第二個結就是把真空變頑空;第三個本來我們是很靈敏的,沒有能所,一落入現象以後我們有能覺跟所覺,就變成妄,第三個結;第四個結六根本來都是佛性本體生發,我們現在一落入凡塵,六根有六根的自主性,它自己想當家,那個是第四個結;第五個結就我們把萬相都當成我們心外之物,第五跟第六是屬於動、靜二個結,就是我們最後生起的。所以從寂滅到達動靜,在講耳根圓通時講過,我們要恢復,要把六個結都解除,就是要了解真理。真理了解以後,動靜那一些都是我們佛性所呈現,我們現在都把外面的動靜認為是佛性之外,不是我佛性裡面的事。所以這樣我們沒有辦法去打開動靜的結,要怎麼打開呢?我們做耳根圓通,我們開始講講義的時候聽不懂,後來就不講講義了,直接就講觀世音菩薩的修持法門,有沒有?講的時候就教我們怎麼做了,有沒有?沒有的話DVD拿回去看,DVD裡講得很詳細,裡面都有交待怎麼做,我們從耳根圓通來解開這六個結。解開這六個結開始就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就是把能所全部去掉,能所去掉以後我們可以進入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了然就是很透徹的知道,了了分明,可是心中不產生動靜,所以解開這二個結很重要,因為這兩個假如解開以後,後面的根、覺、空、滅,到達寂滅的狀態,這一個一個就可以恢復,所以我們先要從耳根圓通做。平常每一根都可以,可是不容易有功效呈現。用耳根的話,因為我們可以從最初淺聽、聞、聞性,各位前賢一定要把它分清楚,第一個聽是耳朵的作用,第二個聞是我們聽到聲音加入我們的心意識,那個也不要用。用第三個叫聞性,聞性就是佛性,不生不滅的佛性。各位有沒有聽到聲音?我們能夠聽到聲音的那個,就是我們聞性。平常我們是日用而不知,不知道這個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我們居家環境平常都熙熙攘攘,都是很熱鬧,不會沒聲音。不像我們這邊,很清靜。找聲音都不容易,所以不容易拿來比喻。現在聽到聲音是不是在這邊?在居家環境我們就可以了解聽到聲音就在這邊啊,所以這邊就有我們的佛性在。假如周遭聲音都讓我們聽到,我們都去了解它是哪一個方向,是不是每一個方向我們都可以知道?哪個方向出來的聲音我們都會知道,就把我們的佛性已經伸展,伸展到已經寬廣了,最不容易的就是我們都把它侷限在玄關,侷限在身體裡面,不容易讓它出來。我們一讓佛性出來,又進入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之中,時間讓它持久,持久了以後我們就會很熟悉,到達這種狀態之下,對凡塵所有的動跟靜是不是都很了然?就是透徹知道,但是我們心中已經可以超越,超越動靜,就是不被動靜影響。聲音有生有滅,可是我們的聞性沒有生沒有滅,所以一啟發出來以後,聲音滅了,我們聞性還在。我們對聲音的有-動,聲音的沒有-靜,已經可以超越了,進入佛性的不生不滅的狀態之下,就先打開這二個結。這個二結很重要,我們就已經可以進入修道的軌道,因為我們都會被聲音的動吸引,有聲音!有聲音!被拉走了,如果沒聲音呢?沒聲音說:沒有!沒聽到!沒聽到時不是我們聽不見,如果我們聽不見怎麼會知道沒聲音?就是有聽到但沒聲音,那個是屬於靜結,有聲音是動結。所以我們從聞性之中,聞性沒有生滅,聲音有生滅。聲音的生叫動,聲音的滅叫靜,這樣懂意思嗎?這倒是蠻重要的,要先這個關卡能夠進入,我們進入以後,佛性被聲音已經引發出來了,我們要對生滅的聲音了了分明,不要住在心中。知道,心中不住。這時我們就把動靜這兩個結先解開,這樣了解意思嗎?下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e chen 的頭像
    anne chen

    anne心靈成長部落格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