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楞伽經就是達摩祖師帶到中國來,因為它比較深,屬於菩薩修持方法,所以一直到五祖時才改成金剛經。楞伽經裡有一段對我們修道者來講非常重要,就是大慧菩薩問釋迦牟尼佛:我們怎麼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我們聽起來這個問題很普通、很平常,可是大慧菩薩竟然這樣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用一個偈語回答:觀察自心所現,遠離生住滅見,善知外法無性,專求自證聖智。所以要做到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後學解釋一下,觀察自心所現,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山河大地全部是我們的真心,我們要去觀察真心所呈現的所有一切,真的修道就要做。要知道山河大地都是我們性分之中所呈現的,一般我們沒有研究會以為山河大地跟我沒有關係,所有萬象也是我們性分之中的真性所呈現出來的,所以要觀察自心所現。遠離生住滅見,我們念頭生了,住在我們的念頭,念頭消失了,生住滅見要遠離。因為整個凡塵就是我們的真心,所以沒有對待,不用生出念頭。所以我們生出念頭就不對,所以要遠離生住滅見。假如全部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那就是正確。只要我們起心動念,那個就叫邪念,都不正確,不正確的那些念頭引起我們造業,我們造了業就要來受苦,在凡塵六道輪迴。假如我們不產生,沒有生住滅見,都遠離了。我們就都不會受苦,因為沒有造苦因,苦因我們不造。各位在日常生活之中,空閒時儘量做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儘量在日常生活之中不要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是我們人的常心,要知道我們之所以落入凡塵,就是一念妄動,胡思亂想來的。我們要回佛的本位,就要先把念放下,不要起,不要有念,就回到本來。很容易做,可是我們都不願意做,念頭都放下,不要起心動念,眼睛、嘴巴、耳朵、鼻子、身體、意念,遇到六塵景象,念頭才產生。所以這些都不真,都是因緣聚合才有,都是假的,所以我們都把它放下,我們性就清淨,佛性就光明,很理想。我們有時候沒有了解真理,愈努力就愈偏,念頭就是業,我們起心動念就已經造業。我們平常不會去想,起心動念太容易,所以就沒去管,一念接著一念,所以造了很多業。我們現在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之中儘量就不要起心動念。善知外法無性,我們要善知外面的萬法,它沒有佛性,所以看到的萬象萬事,它都虛幻不實在,沒有佛性在,我們知道外法沒有佛性就不住相,就不會產生念頭,沒有念頭就恢復清淨,佛告訴我們要做個修道人就是要這個樣子。專求自證聖智。專門追求我們自己證悟我們就是聖人,聖人智慧我們本來就有,只要把凡塵所學的,全部放下,就有般若,就知道凡塵的事怎麼應對。用般若就不會造業,釋迦牟尼佛的偈語,是楞伽經最重要所在。之前有講師楞伽經的五無間,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合和僧、惡心出佛身血,我們造了五無間罪要進入阿鼻地獄,佛在解說時竟然完全不同,各位要拿DVD回去看熟一點,不了解重覆看一定會懂的。懂了以後會充滿法喜,不懂時離我好遠,懂了以後就這麼親切,在我們自身上,所以五無間罪跟五無間的修持方法,完全不一樣。所以在楞伽經裡面才有記載,沒看過的人會想怎麼會這樣差這麼大,進入阿鼻地獄,跟你能修五無間就可以馬上成仙做佛了,是不是差別很大?一個要進入最苦的地獄,一個可以成佛,差別很大。完全就在內容不一樣。我們把無明去掉就是殺父,殺掉無明。如果在凡塵殺掉我們的父親,就豬狗不如,比禽獸還不如。我們身體的來源,就是父母親,父母親把我們生下來,辛辛苦苦把我們扶養長大,報恩都來不及了,哪可以去殺他。所以它是完全在講精神方面的修持方法,因為我們無明才會造業。造了業,才會受苦。所以要把這個無明去掉,叫做殺父,是不是完全不一樣?我們研究就是要透徹,貪愛就是母,把貪愛都殺掉,就是殺母,完全不同。殺阿羅漢就是自私,把自私的心殺掉就公心一片,是不是很理想?破合和僧就是我們不要蘊積五蘊,我們在生活之中都在蘊積色、受、想、行、識,現在了解不要蘊,我們在凡塵生活第一個最容易產生的就是怨,各位有沒有發現,它產生的時候也不知道。只要不順我們的心都會怨,怨好像跟隨我們很緊,怨有毒,不知清除的話,毒性愈來愈強,就變恨。恨就比較嚴重了,怎麼來?就是從怨而來,怨不知道清除就恨,怨、恨、惱、怒、煩,都有毒,我們在生活之中已經在蘊釀,毒在我們性分之中,下一生轉世的時候就是毒蛇,全身都是毒,所以只要我們全身充滿怨、恨、惱、怒、煩,人家敢不敢跟我們接近?是不是敬而遠之?會說:那個人最好不要跟他碰上。我們在生活之中就是不要蘊釀五蘊,所以破合和僧就是不蘊釀五蘊。惡心出佛身血,就是嫉妬,他成佛我做眾生,佛說:要把這一生的身體當成是最後身了,我以後不再來了。所以要把它殺掉,殺掉佛身血,完全是要我們成佛的修持方法,我們有沒有那個決心,說我這一生這一身是最後了,以後不再來了。發願來可以,不要被業力推來。可是我們大部份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是被業力推來,沒有來凡塵還不行耶!所以我們要把業全部都消除,消除業最好的方法,就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不起心動念、不胡思亂想,久而久之,我們念頭一起就會發覺,發覺了之後,念頭就不會延續。不會一念接一念,我們沒發現,都會一念消失又接一念,沒有停止的時候。佛告訴我們凡塵都是我們的真心,我們因為落入凡塵被形相誘惑,我們去追求萬象,不知道所有形象,都是我們真心,我們知道以後就不用分別,都是我們真心。我們沒有心就沒有萬象,是不是看萬象都是心,沒有心就沒有相,看到什麼,知道什麼,都是心。佛在教我們的都是從真理的角度出發,絕對都不會錯,楞伽經後學記得比較強烈的,佛的四偈語,就是大慧菩薩問:什麼才是真的修道人?大家知道怎麼樣才是一個真的修道人嗎?智通看了楞伽經,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拜六祖請他解說。
師曰,六祖就講:「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三身就在我們身上,清淨法身就是我們的佛性,圓滿報身就是我們的智,般若妙智慧。千百億化身就是我們的所做所為,所做所為非常的多,所以千百億化身,三身都在我們身上。若離本性,別說三身,離開我們的本性就沒有三身。即名有身無智,離開本性再來講只有名稱而已,沒有實際的真理所在;若悟三身無有自性,三身的本身沒有本性,三身的本身就是佛性,三身是一體的,不是分成三個。不是清淨法身有一個性,圓滿報身有一個性,千百億化身有一個性。全部是一個性,化成三身,所以我們要從根源知道。三身沒有自性都是一體的,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就是俱備有四智菩提。聽吾偈曰:六祖就講偈語: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我們自性具備有三身,有法身、報身、化身,從它發揮出來讓我們能明瞭,有四智,不離凡聞緣,不離開我們的見聞,我們的見聞俱備了三身四智。超然登佛地;三身四智應用到極至,可以超然直接到達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六祖就跟智通講,現在為你講解,你要諦實地相信這樣永遠沒有迷惑了。莫學駛求者,終日說菩提。不要學著向外去追求,向外追求三身四智都求不到,只有整天在嘴巴講菩提,不知道實質的菩提是什麼?』」
通再啟曰,智通再問六祖:「四智之義,可得聞乎?三身已經知道,四智裡面的義理、裡面的真理可以解講開釋嗎?」師曰,六祖講:「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了解了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就了解四智,四智是從我們八識轉成來的。何更問耶?了解了就不用再問,可是他就是不了解,所以問。若離三身,別提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三身四智是合在一起的,是一體的,把它分解來講,應對角度不用,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如果把它分開有智慧,就變成沒智慧。」復偈曰,六祖就講:「後學記得在講六祖壇經時就有先講這一段,五八六七果因轉,因為馬上可以做功夫的,就是這一段。大圓鏡智性清淨,大圓鏡智就是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平等性智心無病,平等性智就是第七莫那識,也就是我們講的潛意識。阿八阿賴耶識是含藏識,含藏善惡種子。第七平等性智是屬於潛意識,日常生活都會用到,就是我們皺起眉頭在想事情就是用到第七比較深的潛意識,它屬於意根,第六就是意識,意根依賴第八阿賴耶識。第八就是主要的,可以轉成阿摩羅識,就是佛的果位。轉成第七識就變轉成眾生,所以我們在轉的時候都轉錯了,沒有轉成阿摩羅識,都轉成平等性智,第七識,結果我們轉成平等性智都不平等,心裡都有差別,都有分別心。不但有還很強烈才當眾生,當我們沒有分別心時,就成佛了。所以平等性智是第七識。妙觀察智見非功,妙觀察智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成所作智同圓鏡,就是前面的五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五個成為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五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個,第八就是阿賴耶識,第六就是意識,第七就是莫那識,就是意根。五八是果,六七是因,五八是因才轉得動,果是要等到因轉了以後,果才呈現,所以我們日常生活要從第六開始做。第六意識我們不要用,我們用妙觀察智。就是我們根塵相對產生的,那個叫意識。我們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那是表面很粗淺的意識。我們不要用意識,我們用妙觀察智,因為妙觀察智已經用不生不滅的佛性來觀察,就是觀察凡塵的所有萬相,觀察時候可以見非功,見到非有為功用,非有為功用就是無為,無為就是我們佛性,所以妙觀察智就可以見到佛性,從第六的意識不要用,用妙觀察智,用妙觀察智觀察,就可以見非功,見到不生不滅的佛性。能夠見到不生不滅的佛性叫做始覺智,開始覺悟的智慧。所以用妙觀察智就開始覺悟了,用始覺智觀察我們佛性本體,就是用始覺來觀照本覺理,合於大覺,我們佛性充塞整個宇宙虛空,我們佛性很寬廣,然後成究竟覺,究竟覺就是佛。所以我們日常用的第六意識不要用,如果我們用意識,都在想,都講出來,就叫做戲論,演戲的台詞我們去討論,對我們沒有用、沒有利益。講得很努力,精神都消耗了都沒用,對我們沒有利益,所以就不要講,也不要想。把意識去掉,我們就實際進入妙觀察,進入始覺,開始覺悟了。由始覺智,觀照本覺理,觀照佛性本體,剛才所講的觀察自己所見都是本覺理,都是我們佛性本體。我們能夠觀照我們的佛性到達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真,全部都是我們真心呈現,我們本來就是很理想的狀態,都在真理世界。跟我們之前講的十世古今不離當念,我們有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各有三世就九世了,加上我們當前的這一念就是十世。十世古今就是古時候跟現在,不離開我們當下這個念頭,億萬年前這個念頭,億萬年後一樣這個念頭。所以這個念頭,俱備了千千萬萬年,只要我們能掌握當下,住在當下的念頭,我們就已經進入千千萬萬年,是不是很理想?不用受苦了。億萬年的受苦是幾千萬生,生生死死都是在受苦。落入凡塵有現象,都一定要受苦,凡塵不好玩都是受苦,假如我們能夠回到本來,不用吃飯,也不用睡覺,什麼都不用,舒不舒服?已凡塵的角度來說,是不可言喻的舒服,我們凡塵的舒服都是有對待,苦在後面,舒服在前面。成就以後就沒有,常樂我淨,進入最理想的狀態,每個人都可以到達,看我們願不願意。是願意!但是力道都不強,因為凡塵還蠻好玩的,在台灣的福報很大,生活環境都不缺,過得還蠻舒服,沒有強烈的想要脫離苦海。現象變化無常,我們有舒適的生活環境,也是累生累世所行善累積而來,才有主客觀的環境都很理想,不管是依報環境,還是主觀的身心,都很理想,這是我們累世所修持,我們要把它延續,讓它可以成就,讓我們佛性真的可以回到千百億化身,永永遠遠都可以渡化眾生,而且不侷限在娑婆世界,所有的佛世界,我們都可以去渡化眾生,那個是最理想,所以我們朝這個方向去努力。現在先渡自己要緊,自己要渡先要把心收一收,心收回來,迴光返照,完全都在照見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這樣靈聚才不會神散,現在眾生最大毛病就是神散,我們精神分散,什麼都要,什麼都想追求,都追求享受。是我們自找苦吃,假如能迴光返照,時時刻刻都跟佛性在一起,那真的是生活在天堂一樣。第一個先轉妙觀察智,轉去觀察別人的是非比較容易,我們是不是眼睛睜開以後,就在觀察別人的是非?雖然沒有嘴巴講,心裡有在做,觀察凡塵景相,虛幻不實一直在變化。看到虛幻不實在的景象不值得我們依賴,這時候我們就會回到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回來,所以見非功,無為就呈現了,佛性就出來了,就很理想。第七的莫那識,屬於恒審思量,就是皺起眉頭想事情,就是意根,第六是意識。我們要把第七的意根變成平等性智,修證者稱呼別人一定是同等地位,佛講眾生是菩薩摩訶薩;六祖講眾生是善知識。善知識就是跟六祖一樣的地位。那個就是他有平等性的智慧,我們要把恒審思量轉成平等性,不管是人跟人之間是平等;人與物之間也平等;物與物之間也平等;平等性能夠建立就不會分別,沒有分別就可以回到本來。六祖:平等性智心無病,從這個反面想一想,我們的心有沒有病?都有病。因為有分別心,所以分別心就是心病,還不容易清除掉。能有平等性智,不管他什麼身份地位,有錢沒錢都沒關係,我們尊重尊敬他,這個叫平等性。縱然是小孩,佛性也一樣,我們也尊重他。自己的親屬晚輩我們要尊重他不容易。晚輩我們當然要教導,可是你要尊重他的佛性,不是我們生的,你就比較大,佛性沒有喔!佛性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孩子當朋友,這樣家庭就和樂。孩子以後在社會,也不會自卑。他會尊重別人,因為從父母的教導,他得到啟發,父親尊重孩子,孩子會尊重跟他在一起的同學跟朋友,這樣是不是很理想,平等性智就會呈現。為什麼我們現在凡人都沒德?因為沒有平等,沒有平等德就建立不起來。六祖: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只要我們有平等性了,德性就建立。我們現在培養,活佛老師說:我們現在缺的就是內涵,就是德性沒有建立。所以老師要我們建立德性,建立德性就要從觀念著手,尊重所有眾生,我不同意他的做法,可是我們尊重他的佛性。平等性智心無病,第七轉了以後,我們用平等性智跟妙觀察智,來指揮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個,這樣前面的五個是不是會聽話?我們現在的毛病,就是前面的五個不聽話,它當家做主,佛性沒有力道可以指揮。前面的眼、耳、鼻、舌、身自己當家,自己當家都造業,我們眼睛喜歡看、耳朵喜歡聽、鼻子喜歡聞、嘴巴喜歡吃、身體喜歡摸。都壞事比較多,要拉我們到地府去。我們不要給它當家,叫他不要發號司令,給佛性當家,就可以帶我們回無極理天。我們坤道年輕的一到服裝店,看到服裝很適合自己穿,那時絕對是眼睛當家,所以都走不開了。現在很多炸雞排,社會人士走過攤子,聞到那個氣味,想不想吃啊?很多人就去買來吃,吃了很多,愈吃愈想吃,就變得很胖,現在有些人胖得很超過,心臟的負擔很大。我們最好不貪口腹之欲,不會聞到那個就喜歡吃,不要給它當家。縱然是吃葷的人,只要兩個禮拜魚肉都不要吃,進入市場裡看到魚肉都會不忍心,而且不敢吃。而且現在電動屠把豬殺了以後就剖成兩半,吊起來,看起來很像人。有時南肉北運,吊起來,我們做客運車在後面,剛開始看他吊起來搖搖晃晃,剛開始看以為死人吊在那,仔細看才知道是豬肉,恐不恐怖?做不好才去轉生畜生的外殼,在還債。所以我們不貪口腹之欲,不要給感觀當家。鼻子聞到了,要跟它講,不行!這個殺害生命,不能吃!佛性有沒有當家?有!馬上把鼻子壓下去,嘴巴也不會蠢蠢欲動,我修道就是啟發佛性出來當家,假如我們看到一些不義之財,眼睛當家就會想據為己有,佛性當家,不義之財全部都拋除了,這不應我拿的,就不會有非份之想,就能摒除了,一樣佛性在當家,不然你看到一大堆錢,現場都沒人,可以拿走,都沒有人知道,那個心就是從眼睛當家來。我們不給感觀當家,請佛性當家。佛性一定都符合真理,就像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都是正常運轉,佛當當家就不造業,就不用受苦了。用第六的妙觀察智,跟第七的平等性智,來指揮前面的眼、耳、鼻、舌、身五個都聽話,叫成所作智,完成我的命令去做,前面都已經完成了,最後一個第八的阿賴耶識,含藏識,含藏善惡種子,含藏山河大地,全部含藏在第八的阿賴耶識,我們一口氣不來,第八的阿賴耶識最後離開,去後來先,已經全身都不動了,阿賴耶識還在,來先就是來投胎,夫妻做愛馬上懷孕,先來投胎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去後來先做主翁,阿賴耶識當主人。假如我們一出生以後凡塵不沾惹塵圬,把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就是一面大鏡子,物來則現,物去不留。我們有這個智慧,日常生活萬象來我們就呈現,去就不留。為什麼會造業?因為沒有啟發大圓鏡智,來的時候都記著,已經去了還住在上面。景象都不見了,可是還在腦海裡,這是眾生的習性。那些景象我們會深深地去思索,從其中我們想得到利益,就是我們生活的習慣性。因為這些生活習慣性,促成我們造業,我們造業還不知道,認為是正常的,都在造業。我們不對的源頭,就在我們的念頭,念頭不知道那個是錯,錯了就不能進行。我們認為它對,所以佛才會講我們眾生顛倒。把重要的都看輕,把不重要的看得很重,就這樣顛倒,眾生都顛倒。現在追求真理,該注重的我們要注重,該看輕我們要看輕。只要落入形相都會變化,所以形相要看重。不生不滅的佛性不會變化,所以我們要看重。看重佛性,不讓佛性沾惹污垢。不要讓它背負沈重的負擔,時時刻刻使它清淨,佛性都清淨了,自然發出光明。光明遍照整個宇宙世界,非常理想的,可是我們就是沒有研究不知道。所以五八六七果因轉,因轉了,果轉了,凡夫轉到佛去了,都成佛了。但用名言無實性,這些講出來的名稱語言沒有實際的本性,這些名稱語言,要實際去做才有用。若於轉處不留情,意識要轉成妙觀察智時,不要留情,因為我們意識用得很習慣,它有既得利益,我們轉成妙觀察智,那些既得利益都不見了,所以我們會留情,轉時不要留情,一定要轉過去,凡塵不好玩,一定轉識不留凡情。繁興永處那伽定,我們到一個地方很繁華興盛,那伽就是龍。龍定是大定,龍為什麼沒成佛成龍,就是修道時很努力在修持,可是就是不守戒律,所以才變成龍。龍也很肯佈施,所以牠興風化雨的力量很大,我們可以學牠的定。不管再怎麼吵喳繁榮的地方,心都不會被影響,都在大定之中。
通頓悟性智,很快就領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三身原本就是我的本體,四智本心明,四智就是我本來的真心能夠呈現的光明。身智融無礙,三身四智都融成一體,沒有障礙。應物任隨形;我們用三身四智來應凡塵的事物,就隨順著外面的形象。起脩皆妄動,假如我們起心動念,要來修道就叫妄動,已經落入生滅。守住匪真精,匪就是非,我們守住了也不是我們真正要做的真精,妙旨因師曉,奧妙的宗旨因為六祖才知道的。終亡染污名,終於把染污的名把它消失了。不染污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智通講他心裡的見解,也是很符合真理。」
僧智常,信州貴谿人,髫年出家,髫年就是少年的時候,以前都是累世在修,所以一到凡塵就想修,有些比較根基好一出生吃到葷食就吐,那個就是累世有在修,性分之中已經容不得葷食。不管累世有沒有修,只要我們這一世很努力,縱然是三惡道來的也沒關係。1035年密勒日巴,他就是三惡道來的,修得很苦喔!吃野菜吃到身體都變緣色,眾生看到他分不清是人是鬼。他修得很苦的過程,沒有得吃,他自己講:我是三惡道來轉世,因為有人說你可以佛到成佛,一定是有佛骨,累世有修所以成就。他說:不是!一開始時他還殺了很多人,各位有沒有看密勒日巴傳?以前台北車站有善書贈送,後學看到密勒日巴的傳記一大排,我都把它抱回來送道親看。很值得我們看,會激勵我們修道的信心,人家那麼苦都在修了,我們那麼舒服怎麼不修?各位有機緣可以看一看,他是以小說的題材來寫的,不是以經典的角度來寫。裡面很多我們都可以參考,他說:我們如果在凡塵時被身體侷限,我們佛性永遠無法證悟,所以不要去追求生活的享受,借假修真,我們一般人入地獄唯恐不深,入地獄受苦的時間唯恐不長,我們現在的人是不是就是這樣,生活好的時候吃魚吃肉,多活一天,多造一天的業。照他的說法,他期望凡人早點死。早點死少造罪,比較不會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年輕人能馬上出家修道,也是有根基。志求見性,智常立志一定要見到佛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你從哪裡來?要求什麼事?」
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指示。希望六祖給他開導。」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洪州的大通和尚怎麼講?你說來聽聽看。」
曰,智常就講:「智常到彼,智常到那,凡經三月,經過三個月,未蒙示誨,沒有開釋教誨。為法切故,為了法心裡很著急,一夕,獨入丈室,有一晚獨自進入方丈的房間,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某甲就是指智常他自己。
大通乃曰,大通和尚就回答:『汝見虛空否?你有看見虛空嗎?』 對日:『見,有看到』。
彼曰,大通和尚講:『汝見虛空有相貌否?你看到虛空有沒有相貌?』各位前賢!虛空有沒有相貌?「沒有!」沒有怎麼知道虛空?虛空有虛空的相貌,所以這個角度我們平常都沒有去注意,假如虛空沒有相貌,我們不知道虛空,虛空什麼都沒有,那個叫虛空的相貌。追求真理就是要這樣,打破沙鍋問到底,不能含混,含混不行。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虛空沒有相貌。』
彼曰,大通和尚講:『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你的本性跟虛空一樣,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這個就有一點是是而非,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有些語言一講出來以後就會偏,我們一聽會覺得,他講得對喔!我們一研究以後,他講的不是正確。』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聽了大通和尚說的,沒有深深地相信,希望六祖能夠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大通和尚講的還存在著見跟知,已經住相,故今汝未了。他住相講的話讓你沒有辦法進入真理,吾今示汝一偈,現在六祖要講一個偈語讓他了解:『不見一法存無見,雖然一見一法可是它已經存在他的意念之中,他的意念已經有無見的觀念在。大似浮雲遮日面,就好像浮雲把太陽整個都遮住了。存著無見的念頭,它就好像浮雲,把整個太陽都遮住了。存在知見,般若智慧已經不見了。不知一法守空知,不知道不生不滅佛性本體,不知道我們性分之中的狀態,不知道一法,守著什麼都沒有的空見,我們以為什麼都沒有,認為這樣最對,不對喔!我們佛性不是什麼都沒有,是真空妙有,空中不空,妙有沒有形相。還如太虛生閃電;他這樣就好像在太虛之中生閃電,閃電一閃就過去了。此之知見瞥然興,這種知見是很短時間看到,錯認何曾解方便,這已經是錯認,他不知道方便法門,把那些用語言來說的方便法門當成究竟。就是不了解是方便法門。方便法門可以用,是用來引導的,但不是真理。汝當一念自知非,你要自己知道不對了。自己靈光常顯現。我們自己要知道自己不對了,我常不肯承認自己不對,所以靈光就顯不出來,我錯了,什麼地方錯?起心動念,我們不會認為起心動念是錯,因為日常生活之中時時都在起心動念。承認起心動念就是錯,我時時刻刻都錯,如果我們肯一念自知非,真的錯了。靈光就顯現。往後要記得:要起心動念,錯!它還沒出來,就告訴它,錯!念頭就不出來了,念頭不出來,業就不造。念頭出來就造業,我們一個念頭一個業,有些歐麻桑,年歳很大。他會說我又沒做壞事,沒有殺人放火,怎麼我這麼坎坷?遭遇這麼不好。我們從他的遭遇觀看現象,就是他有空閒的時間太多,腦筋胡思亂想。念頭跟累生累世有關聯性,我們造的業在累生累世都有。不可能都不造業。有業在空中,現在想的因,跟過去所造的緣會合,就是要接受果報。假如我們沒起心動念,我們以往六道輪迴所造的業,它是在虛空之間,沒有因緣它不會會合,不會現象。一定要會合,穀種如果沒把它種到土裡,它不會發芽。放在倉庫再久也是種子,都不會變化。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在土裡,有陽光、水份,它就發芽了,所以這些都是緣。因緣會合,它就現象。我們現在想想,把以前六道輪迴的因,全部都拉來會合一起,我們要接受果報。接受果報一直埋怨又沒做壞事,為什麼這麼坎坷?他有沒有做壞事?起心動念就是壞事。所以念頭不要起,起心動念就是邪念,萬緣放下。一念都不生,叫正念。正念進入佛性,佛性出來正知正見。就是佛知佛見,用這個心來應對凡塵的萬事萬物,不造業,不造業就不受苦了。所以要自己努力,就可以解脫了。一念自知非,自己的靈光就常顯現。」
常聞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他自己也講偈語:「無端起知見,我們起心動念都是無端的,著相求菩提,菩提沒有形象,既然已經著相了,要求菩提就不會達到。情存一念悟,想著有一念悟的觀念已經錯了,寧越昔時迷,怎麼可以越過往昔的迷昧,就沒辦法了;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自性覺本源,隨著功能作用就很冤枉,在六道輪迴遷流不息,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假如不進入六祖的房間,沒有六祖的開導,就往凡塵的兩邊很茫然,我們在凡塵都在兩邊討生活。」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智常問六祖:佛講三乘法,又講最上乘,智常不了解裡面的義理,希望六祖教授裡面的意義。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修道都要觀自己的本心,觀自己的真心,不要著外面的萬法萬相。因為眾生根基不同,有的程度很高,有的程度低,所以佛用不用的方法,程度低,佛慢慢引導到上乘來,下乘法敲打唸唱,引到中乘法-術流動靜,學法術、觀察天文地理、打坐這個是中乘法。然後再把他引導到上乘--性理心法,研究真理,再引導讓他成佛,那個就是最上乘。沒有固定,不是三乘法就一定在三乘法,是一個過程。把程度不夠的,慢慢引導到夠,到夠就是要他成佛,全部都要他成佛,所以叫一佛乘。六祖要智常不要著外的法相,下乘、中乘、上乘是有外面的法相,像中乘法有參禪打坐,社會人士很多人在學,打坐能夠有功夫,那個就是法相,六祖說:不要著法相,我們要追求明心見性。心性重要,相不重要。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法都是引導而已,沒有固定的,因為人心不同,有的程度高,有的低,所以就有不同的教導方法。見聞轉誦,是小乘,我們凡塵都在見聞轉誦中引導眾生;悟法解義,是中乘,領悟佛法,了解真理,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按照佛法,真的努力修行,就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我們追求的就是萬法盡通,萬法俱備,在我們性分之中,凡塵中所有一切都不沾染,又能夠離諸法相,所有形相都能夠離,一無所得,因為沒有所得,就沒有所失,沒有得失就回到佛性本體,我們就是要到達這個狀態,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要去做,要實踐,不是在嘴巴裡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知道了要去做,不要再問六祖了。一切時中,自性自如。二六時中,時時刻刻在如,在中道,自性全部都是如,是我們追求的一個目標。」 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智常一直都在六祖身邊服侍六祖,一直到六祖歸空。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看涅槃經已經有十幾年了,未明大意,涅槃經裡面的大意還沒有明瞭,願和尚垂誨,願和尚能夠教導。」 師曰,六祖問他:「汝何處未明?你哪個地方還沒有明瞭?」 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要開釋空的道理,真的真理所在就是這個偈語,這個是最上等的佛法。諸行無常,這個行就是遷流之意,一直在流轉,有因有果遷流在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很多所以叫諸行,都沒有常態都是生滅的,生滅滅已,所有生滅都沒有了,就進入寂滅。寂滅為樂,那個寂就是如如不動,滅就是滅掉所有現象、滅掉所有煩惱。沒有現象就沒有煩惱,所以寂滅為樂,這個是最高的,我們要追求的佛法。於此欵惑,就是在這個地方不了解。」六祖就說: 師曰:「汝作麼生疑?你為什麼會產生懷欵?」志道就說:「一切眾生,皆有二身;各位前賢!我們眾生都二個身體,這個說出來合不合理?(合理)合理啊?為什麼合理?講講看!是按照它裡面講的嗎?色身跟法身?我們要認識真理,假如我們的身體沒有佛性的話,在不在?(不在)這樣是一個還是兩個?假如是二個的話,是不是分開?佛性是佛性,色身是色身,是兩個身。二個身要分開啊,不能說佛性不在,色身就不見了。這樣是一個還是二個?是只有一個,不要被騙了。我們要認識只有一個,只有一身,佛性不在的話,色身不見了。假如我們佛性離開身體,色身還在,這樣才真的有二個身。所以我們的身體就是佛性,沒有佛性,身體就沒了。我們佛性離開身體要怎麼處理?不是埋葬就是要燒掉。因為它是天地的物質,還給天地了。所以只有一身,開口說眾生皆有二身,開口就錯。我們以後要訓練到一看經文就知道不對,要有這種認知,知道這樣說不對,要馬上知道。他說色身、佛性二個,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肉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我們法身是無知無覺嗎?又錯了對不對?我們法身的覺才是奧妙,不是無知無覺。志道就講: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不知道哪一身寂滅?哪一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他還知道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他對法身的認知不同,他認為跟草木瓦石一樣。誰當受樂?什麼人要接受快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本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那個不聽就是不允許,不允許它再更生的話,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所以他的認知已經偏得很厲害,因為都是負面的,所以我們不要長時間在裡面鑽。」
六祖就講:師曰:「汝是釋子,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我們是彌勒祖師的徒孫,所以我們叫慈子,慈悲的子孫。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為什麼去修到學習外道?一了百了叫斷滅,我們眾生永遠是眾生這是常見。所以有很多人都會說佛都有佛骨,眾生永遠都是眾生,是不是不對,他那樣講就落入斷常之見。斷滅了跟常見都不合真理,真理是中道,不斷也不常。不是斷滅的,可是也不是常住的。斷常錯了,就叫邪見。而議最上乘法,已經認知錯誤了,拿來跟最上乘法比較,那個有錯過。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按照他講的色身外面還有一個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離開生滅來求寂滅,不知道我們的生滅之中,身體的生滅俱備寂滅的佛性,本來就一起都在。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又講涅槃常樂,有一個身體去受用,斯乃執吝生死,這樣就執著吝嗇住在生死裡面,所以見解完全都不正確。耽著世樂,已經全部的心都在凡塵的快樂上面,一直想追求凡塵的快樂,跟我們進入佛領域的那種快樂,沒辦法去比較,佛的常樂我淨;常,就是不變化,常住了;樂,就是沒有苦,不對待,樂是永永遠遠的,有相對的,我們不追求,相對的都是生滅,我追求的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到達常樂我淨,那個是佛的果得,就是到佛的境界,才有那種情形出現。六祖跟志道講: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我們現在的身體就是五蘊和合──色受想行識,色,就是看得到的身體;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的精神,有身體有精神,五蘊和合,把這個當成我們的自體相,就是把它當成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這個是天地的物質是眾緣聚會借我們用的,不是本體;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不知凡塵的所有一切都是我們自心所顯現,好生惡死,對凡塵的一切貪生惡死,希望能夠長生不死。念念遷流,我們在生活之中一念接一念,一直在遷流。不知夢幻虛假,不知道所有都是夢幻虛假。枉受輪迴,很冤枉接受六道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佛已經進入常樂我淨的狀態,把它認定是苦相,那個是最殊勝的境界,我們凡人很難追求得到的。竟然把它認為是苦。終日馳求,整天都向外去追求,不知道自身已經是佛,向外去求佛;佛愍此故,佛很憐愍這樣的情形。乃示涅槃真樂,真正的到達永遠都快樂,沒有那個苦相對的境界。
「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刹那就是很短的時間,很短的時間之中沒有生相,沒有滅相,沒有生滅可以滅,那個叫做生滅滅已,所有生滅都滅到沒有了,這樣寂滅就現前。我們要了解不是所有外面什麼生滅都沒有,而是我們的心境已經到達沒有生滅,沒有生没有滅。佛經說:世間相常住,我們知道世間相都是變化無常,為什麼他會說常住?就是已經進入到我們性分裡面,我們佛性不生不滅,那個是常,萬相是變化無常,可是有一個常軌。就像說今年的冬天過去了,明年有沒有冬天?是不是變而有常?所以佛講:我們常而不變的本體能夠抓到,變而有常的現象你能夠了解,世間相就常住。常而不變是我們佛性本體,變而有常是現象。一直在變化,它有一個常軌,變而有常,現象的本身沒有本性,所以緣聚則生的現象都虛幻不實在,都是假的。只要我們都不住相,像山河大地,現象呈現變化的時候,我們常會講滄海桑田,就是本來是大海變成桑田,可以種植,是不是經過很大的變化?景象都不同,我們要知道這些景象都不同的變化,它有一個常軌。就像今天白天過去,明天白天還會再來;今年的冬天過去,明年的冬天還會再來。就是變而有常,我們已經能夠掌握常而不變的體,又能夠了解變而有常的相。體很重要,我們要先抓得住;相在變化,我們不被它迷惑,不被它迷惑我們會不會造業?就不會造業,我們是被形相迷惑才會造業,我們才會偏離常軌,偏離我們應該去面對的常軌,講到涅槃、常樂我淨,都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呈現。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佛性本來就是不生不滅。講到最上乘的時候會說,張拙悟道偈,他說:生死涅槃等空華,生死跟涅槃平等,都是空中的花,還記不記得?後學都鼓勵現在兩邊有很多,拿回去看,這邊有零散的,後面還有整箱的,拿回去看,拿回去給親朋好友看。他沒有聽,他回家聽不需來聽,也跟你一樣,所以不要吝嗇,不能說我好就好,別人沒關係。我們大開普渡就是要讓眾生廣泛的接受到福音,能夠了解真理、脫離苦海,這是我們大家所希望的。寂滅現前的時候,佛性就已經整個呈現,這個是最理想的狀態。因為佛性沒有形相,所以沒有現前的狀態。已經有了都是靠領悟的,你領悟了以後,整個天地之間都是我的真心佛性。不是整個空間都把你的佛性寫出來,不是那個樣子。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沒有進入兩邊,就在佛性本體。豈有一體五用之名?沒有一體五用。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沒有那個事。斯乃謗佛毀法。你這樣就在毁謗佛,把佛法都毀壞了,那個罪過很大。聽吾偈曰,六祖就講:『 無上大涅槃,無上就是最上,沒有比它更高的,涅槃加一個大,就跟生死涅槃的涅槃不一樣,大涅槃就是我們的佛性本體。涅槃是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是不生不滅。涅槃跟生死相對,大涅槃是絕對,就是無極狀態。所以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非常的圓融光明,常,常住;寂就是不變之體;照就是隨緣之用。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寂照同時就是我們的無上大涅槃,要了解我們佛性本體是很理想的。凡愚謂之死,一進入涅槃以後我們凡人的愚昧就死了,涅槃不是死掉,死掉是不見了,涅槃可以再示現,可以千百億化身,所以不一樣的。外道執為斷,外道的執著就已經斷了,就以為沒有了,死掉一樣。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求二乘的人,認為一涅槃就無所作。盡屬情所計,這都是用我們凡情去思索計較的。六十二見本。後學今天特定拿張六十二見,見惑與思惑,六十二見,我們把它徹底了解。我們往後就可以知道人家的觀點、論點對不對?錯在哪裡?比較透徹,不然我們只有看過,不了解意思。本來想講這張,也請人把它用文字打出來,不過時間已經到問題時間,我們拿回去看,已經寫得很詳細了,下禮拜再加以解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