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識為本修因—優波離(P135)

優波離出生比較低,所以有一點比較自悲,可是他很專注,釋迦牟尼佛的頭髮都是優波離在剃的,優波離在給釋迦牟尼佛理髮的時候,在理髮之時,優婆羅竟然進入第四禪,厲不厲害?在幫人家理髮時竟然進第四禪。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逾城出家,優波離跟著釋迦牟尼佛一樣偷跑的去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當時五比丘一看到釋迦牟尼佛接受牧羊女拿羊乳給他喝就離開了,只有優波離前後都跟在釋迦牟尼佛身邊,所以這邊都加一個親,親觀,親見都是一直跟在釋迦牟尼佛邊,不像五比丘認為太子變心了,接受牧羊女羊乳,五比丘就離開了,有的去鹿苑,有的去雞園這二個地方修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他修戒律是修得最好,所以眾中綱紀,可是我們假如有看維摩詰經,就是他守得太好了,結果斷了人家的慧命,這個看它是什麼角度,可是他在修的方面,佛要他來整綱肅紀,就是要他來當頭,來看看誰有犯戒。親印我心,持戒脩身,眾推為上。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優波離,嚴持淨戒,據傳說,佛為太子時,優婆離為東宮執事之臣。佛背父出家,就是偷跑出家,他有失職之咎,就是沒有把太子看好這個職位有虧了,當然不安於位,且無職可供,已經沒有識位可以供他站在皇宮裡面,故隨佛出家。但非國王所派遣,不在五比丘之列,不在五個人裡面。親觀如來,六年勤苦:太子剃除鬚髮已,將寶冠寶衣等,交車匿持回,告稟父王母後,不必憂念。淨飯王派遣五臣,同車匿往請太子回國,太子曰:「不成佛道,不回本國。」於是與太子隨行。普曜經云:至伽闍山苦行林,天獻麻米,日食一顆。五臣同波離與太子伴修,五臣先後離去,惟波離始終不離,都在釋迦牟尼佛身邊,故曰親觀如來,六年勤苦。佛在雪山苦行,本可成道,祗恐貽誤眾生,以苦為道,故不在雪山成道。遂至菩提樹下安坐,誓曰:「不成佛道,不起此坐。」經四十八日,波旬魔王,夢見三十二變,清醒過來恐怖作夢醒來,覺已恐怖,觀察閻浮提菩薩坐樹下,將成正覺,快要成佛。敕四魔女,令壞禪定,現三十二媚相,菩薩身心寂然不動,所以這個真是要有工夫了,各位前賢假如我們在修的話,有美女在身邊引誘,心定得下來嗎?定不下來,又現三十二媚相,又有辦法寂然不動,這真的工夫啦!就是真的工夫,所以對真理透徹了解,說這個都是虛幻不實在,而且我們眾生身體是最污穢的。令女自見九孔二藏,我們面有七孔,大小便二孔,九孔是不是常流,都是污穢的,然後二藏就生臟跟熟臟,八萬蟲戶,我們身體全部是蟲,污穢不淨,佛現那個給他們看,這四個魔女就嘔吐而去,嘔吐趕快離去。魔怒親率魔兵,有欲加害,亦無可奈何,魔要來害那正修者,我們要了解魔是在塵勞之內,我們正修的在正光之中,我們凡塵勞勞碌碌,塵勞是不是形相?我們正修的時候就是發我們佛性本體的光芒,是不是沒有形相?你要用形相破壞沒有形相,破壞得了嗎?壞不了的對不對?所以那個都沒有辦法,無可奈何,破壞不到,所以佛說魔在塵勞內,你在正定之中哪會怕他,不用怕,這個很重要,不要看輕因為有時候我們真正的修,我們有四魔,三個是我們自心的,一個是外魔,外魔就是波旬魔王,他會來...因為你努力修他就會減少一個,所以他一定要破壞你。我們凡人最難抵擋的大概就是情關,男女之間的那個都沒辦法通得過,可是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他已經有很大的定力,然後工夫也很夠,所以令四魔女自見九孔二臟八萬虫尸不淨,我們整個身體裡面都是虫,很污穢不淨,然後讓她看到這樣的事,而嘔吐的離去,波旬魔王現率魔兵有欲加害,亦無可奈何,我們要了解,魔都是現相之中,可是佛修持以後就進入沒有形相,那形相要怎麼來破壞,沒有形相再怎麼破壞都沒有辦法,所以一進入到佛性的本體,所有的相都沒有,沒有形體就好像用刀來斷水,水怎麼斬都斬不斷,它一樣都在流,然後用風要來吹日光,光還是光,你再怎麼吹它還是不會熄滅的,所以就了解魔都沒有辦法,只要我們修進入到佛性的大定,魔都破壞不了,就怕我們自己沒有定力。對佛性認識不透徹,定力不夠就會被波旬降伏,那這樣的話等於是自己打敗自己。不是被魔打敗,只要我們對佛性已經透徹認識,我們就可以從金剛經那個經那個歌利王割解釋迦牟尼佛,佛陀修菩薩道時,一直把他層層割解,已經被割了一段一段的,竟然還能講話,各位就可以了解到有時我們有不可思議的那種力量,他說假如說我有嗔恨心,被你割解以後就死亡了,假如我沒有嗔恨心,我又恢復我的整個全身,結果真的全身都恢復了,那為什麼呢?他沒有嗔恨心,為什麼沒有嗔恨心?已經沒有分別,我們凡人分別心很濃厚,嗔恨心也一樣,所以進入到沒有分別,那個是很高的一個程度,沒有分別時常可以聽佛教講說寃親平等,寃就是仇人,親就是最親的人,怎麼會平等呢?所以那一種進入平等是法那一種狀態,所以就已經沒有分別,佛證就是證悟沒有分別心,我們眾生因為分別太濃厚所以當眾生,要進入佛就是要先讓自己的心在生活中不起分別愈淡泊了,淡泊到後來沒有分別了,就證悟本性,證悟本性以後才算成就,我們一般可以說六道輪迴太久養成習慣性太濃厚都根深蒂固,很不容易去掉,佛性本體無可修,只要認識就可以了,我們要修就是修我們的習慣性,習慣性佛性裡面很多都沒有,可是習慣性有那就是修掉這些習慣性的東西,佛性沒有貪嗔痴,習慣性有,而且還很濃厚,所以我們要去掉,時時刻刻就是要了解貪嗔痴,貪我們貪什麼?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帶來,去的時候都也帶不走,那要貪什麼?我們就會看淡不會一直勾心鬥角,要得到有形的物質。嗔就是因為求不得,貪不得才產生,或是被人把我們的利益拿走了,我們就產生那種嗔,痴呢?就是無明,我們不知道去貪去嗔,這叫痴就是無明,因為無明造了很多業,因為造了業我們要受苦,受苦的時候又怨天尤人,這樣惡性循環。我們要知道都是我們自作自受,自己造的,能夠了解到就好了。可是後學在想今天看到報導,那個什麼威力彩十幾億,那個天文數字,可能我們盡其一生都賺不到那麼多錢,各位想想看,一下子給我們那麼多錢是好?是壞?(不好!)雖然嘴巴講不好,心裡都很想要呢!上天要考我們的話就給我們事業很順很會賺錢,社會地位又高,絕對把我們考倒了,我們不想修道,為什麼?社會地位有了,錢也有了,為什麼要修道受苦?所以踢到鐡板是好事。愈踢的話就會愈尋找根源,愈尋找根源人生才有價值,假如我們過得很順被物質迷惑,其實那些物都不迷人,我們人自迷,不要說別的,光說現在很流行可以手提的那個平版電腦,很小很薄,時常坐車的時候會看,他們到底在做什麼?可以聊天,竟然可以跟外國小孩聊天,還看到對方笑得不停,難怪後學這個LKK跟不上時代,想想也不會去碰它,不想跟那個一碰的話就變成低頭族,很厲害,坐車的時候也在玩,上下車也在玩,走路也在玩,看到對方走過來還要趕快閃,對方沒有看路,你還要閃給他過,應該是我們在掌控,主宰那個物,對不對?現在我們被物反過來控制我們,這樣怎麼可以,那是我們在用的,是我們發明出來的,對嗎?我們在用的,現在我們變成給它用,變成被它用了,你是我的物就在用你,你的行住坐臥都要聽我的...如果來修道不知有多好,用那種精神來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你看做得到嗎?用那個精神來做,做得到嗎?你那麼認真的來做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怎麼做不到,絕對做得到,對不對?可是我們都用錯心,用到那邊去,縱然你跟世界都通了,那又怎麼樣…此亦波離目睹之事,自己看到目睹的事情,故曰親見降伏諸魔。優波離他有自己看到,因為五比丘一看到釋迦牟尼佛接受那牧羊女的羊乳,他們就離開佛,他們說太子變心了,沒有要修道了,就離開了,就只有優波離從頭到尾都沒有離開。制諸外道:佛未出世時,印度只有外道婆羅門教,佛成道已,人多信仰,外道嫉妒,屢欲害佛,如申日以毒飯害佛,把毒放到飯裡要給佛吃,佛知道喔!佛自念我心無毒,凡塵最毒的貪嗔痴祂都沒有了,沒有毒,所以心沒有毒,自不受毒,食已安然。吃了以後都好好的,各位前賢我們工夫還沒到,知道毒就不要吃,我們工夫沒到凡塵的塵緣都還沒了,不要連有毒的飯也把它吃下去,那是會死掉,全身都變黑的。如以醉象害佛,用酒把象灌醉,然後牽到佛的面前,想大象那麼大隻,喝醉了會亂踩亂走,會把佛踩死,佛很厲害,佛伸五指,現五獅子,佛伸出五個手指對著大象,結果大象把五個手指看成五隻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所有動物看到獅子都降伏了,醉象伏地不動。一樣也怕獅子,又度優樓頻螺迦葉等,皆親見制諸外道也。都看到釋迦牟尼佛在制服外道,外道他們都炫耀他們的工夫給佛看,佛都會跟他們解自己也曾修過像你們現在的工夫,把結果如何?把結果也告訴他們,跟他們講你們這樣一直修的話,結果會如何?就是不能成道,,不能成佛,所以就降伏外道,佛都是實在去實行的實踐者,不會光理論的,外道教佛,佛也去做,做了以後有什麼功效呈現,佛知道,知道以後再反過來教他,告訴他們,你這樣做以後會怎樣,那樣不能成,你要怎麼做才可以。解脫世間,貪欲諸漏者:此波離自敍敘悟證有由,因親觀苦行,自己跟在釋迦牟尼佛身邊,親見降魔制外,降伏魔王波旬然後反制諸外道,相信出世之有益,離開凡塵非常有利益,討厭世間之無常,我們凡塵都是無常變化,一切都是無常,深知貪欲為諸漏根本,我們了解貪欲這二個字是所有煩惱的根本,漏的中文把它翻成煩惱,就是所有煩惱的根本,既已深知,信然不著,故曰解脫。佛授以二百五十條比丘戒,如是乃至:漸次增進,就是佛教的他一條一條去做,然後一直精進,大乘菩薩戒法。三千威儀:以行、住、坐、臥四威儀,各具二百五十成一千,二百五十是比丘的基本戒,行住坐臥各二百五十合起來就一千,對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攝善法戒、攝眾生)持戒裡面就有三聚淨戒,三個各一千則成三千。所以三千威儀,八萬微細者:以三千威儀,配身口七支,身:不殺、不盜、不淫;口:不惡口、妄言、不兩舌、不綺語;則成二萬一千,三千威儀,三七二十一,二萬一,二萬一又配我們意,身口意的意,意比較厲害。復配貪、瞋、癡,各二萬一,合成八萬四千細行等。合起來總共有八萬四千細行,三千威儀,八萬四千細行,把後面那個四千不講,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是為性業。若所戒之法,體性非惡,以能引令作惡,佛故遮止,就是不要人家去做;如飲酒食葷等,是為遮業。性業就是你做就已經犯到了,遮業它有時有開有時遮,由是大、小兩乘之戒,悉皆能持,清淨無犯。優波離不管是大乘小乘的戒律都能夠受持,清淨無犯。小乘制身,制服身體,故身識寂然,就是身識可以到如如不動,清淨本然的狀態;大乘制心,大乘的戒律就是心念一動就犯戒了,所以大乘制心,故意識亦滅,沒有意識。我們凡人的意識最強,所優波離的意識已經滅了,此即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成阿羅漢道。是如來律中首領,就是戒律之中他守得最好的,於大眾中能以戒律,整綱肅紀。佛就由他來管所有比丘、比丘尼的戒,統領曰綱,維持曰紀,佛令稽查持犯,有沒有持戒啊?有沒有犯戒啊?就要優波離來做這個事。處斷重輕,統領僧眾,維持律宗,故曰我是眾中綱紀。此是大乘制心之戒;是我密行,無念總持,蒙佛親印我心戒清淨。小乘制身之學,持戒修身是我顯跡,明顯的行為,迹相,蒙佛於大眾之中,推為無上。如大智度論云:「長老優波離,於五百羅漢中,持律第一」是也。大智度論就是龍樹菩薩所造的,大乘起信論是馬明菩薩所造的,是西方第十二跟第十四,馬明是第十二代祖師,龍樹是第十四祖師,佛問圓通,我用身識,執持身戒,身識不起,於觸塵中並無違順,所以我們了解身體接觸凡塵沒有違順,我們一般都有,那個身體的違順很明顯,比如說我們現在天氣冷,穿厚一點就是順,假如現在穿得很薄很少那就是違,我們有沒有違順?(有)不但有還很明顯,我們看勞動界,勞工很苦,那個屬於違,觸塵之中的違,坐辦公室的又可以泡茶喝咖啡,那個就是順,所以我們的身體對凡塵違順非常明顯,那要達到沒有違順就是不計較這一些,我們可以不計較嗎?沒有一位敢回應,要不然也說一句不可以。沒有違順,身得自在,身就自在了;由外及內,次第以身識,執持大乘心戒。心得通達:悟明,既無所持之戒,亦無能持之心,沒有能所,就沒有四相,我們修道在日常生活之中就是要去掉三心,只要三心去掉就沒有四相,所以佛菩薩來借竅開沙時常要我們掃三心飛四相有沒有?(有!)我們要了解這個是真理,你只要過去心就是讓它過去了,你再怎麼拉都拉不回來,不管是過去風光,過去很受人遭蹋都過去了,就讓它過去,未來還沒到,你怎麼策畫都趕不上變化,所以你就不要策畫了,身體要用,佛性不用,我們說現在,現在不住,我們說現在,二秒就過去了,現在...又二秒過去了,它不住,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沒有現在,我們就是當下,我們要了解到既然沒有三心過去世攝受我們不住,未來世攝受我們不住,現在世攝受我們不住,三世都不能把我們綁住,我們沒有六道輪迴,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沒有現在,沒有六道,既然沒有了,就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我們要了解以文字來講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好像蠻抽象,我們用能所來講就很明顯,我能看,能就我相,所看就是人相,你所看差別叢生就是眾生相,你連續不斷的看叫壽者相,我能聽就是我相,所聽就是人相,所聽的差別叢生就是眾生相,你連續不斷的聽叫壽者相,所以只要落入能所,四相顯然全部出來,只要沒有能所,四相都消失,這個關鍵點都差得很小,有沒有能所,主觀意識太強,能所就免不了,一定有,假如時時刻刻都融入我們當下,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也沒有現在,當下我們整個佛性都呈現,也不有欠,也沒有剩餘,剛好,剛剛好,佛性都剛好,所以當下跟現在不同,台南同義宮有前賢問,當下跟現在不一樣嗎?後學說不一樣,當下佛性俱足,現在有三世,你既然是現在、有過去、有未來,所以當下跟現在不一樣,我們要了解它不一樣的地方所在,就在我們的心,你現在的心,那一定包含過去,未來,現在三世都有,都把你攝受,既然都攝受,六道輪迴免不了,你既然都沒有,都全部沒有,三世攝受你不住,六道輪迴免了,是不是我們自己可以做到,可是要我們沒有三心,各位前賢容不容易?(不容易)剛才被欺負得很過分,有沒有?(有!)未來我是計畫得多麼詳細,身體要用,佛性不用,佛性都不用你去規劃,祂充塞整個宇宙空間,甚至於超過我們太陽系,超出太陽系的地方,我們佛性一樣還在,你看這麼寬廣,所以地球真的是很微小,我們佛性很廣大,文殊菩薩講:這個虛空是我們的妄心生出來,然後有虛空才有地球,才有山河大地,有山河大地才有眾生,有眾生才有業果,山河大地就像海浪的一個泡泡,泡泡消失了,這一些都沒有,全部都消失了,那在哪裡呢?在我們大覺之中,在我們佛性本體的大覺之中,所以我們了解我們的佛性非常寬廣,不可思議,只是我們被身體侷限,然後不研究,,不了解,所以都變成井底之蛙,看到天就只有圓圓那個,天就只有那麼大,假如我們到那個井口出來,看到天,哎喲!怎麼四面是這麼廣大,所以我們就要爬出來,不要做井底之蛙,井底的青蛙知道得太少,我們就要出來知道多一點,先把知識讓它拉寬廣,我們的心胸就跟著寬廣,然後見解一多了,以後我們修道就會很如意,有一些計較的事,都不用計較,為什麼?不需要啦!所以後學一直很鼓勵大家去看宇宙探尋,以前台北科學天文教育館開館的時候播映的,探討整個宇宙虛空,我們修道來看最適合,它放映很久,大概有一、兩年的時間,後學帶很多道親去看,讓我們增廣見聞,才不會做井底之蛙,後來有道親去天文館找,已經找不到那一部片子。劉講師請問當下要進入法性才叫當下?對!我們時常會聽到說,活在當下,有沒有?(有!)那個當下我們整個佛性都呈現,你說現在,我們就在六道輪迴之中,就在三世裡面,所以當下跟現在是不一樣的,我們講當下我們不久也無餘,不久也不剩剛剛好,佛性都剛剛好,各位有感到不足嗎?有沒有?現在這個時候,哎喲!感覺錢很少,感覺住的房子太小,感覺要開車沒有車可以開,感覺騎的摩托車馬力太小,看到人家騎550CC又可以上快速道路。騎腳踏車的人就想現在有那種比較好比較貴的腳踏車能買一台,那走路的人就想要怎麼來改變,都不足啊!對嗎?所以我們看到復健的人在醫院裡面,要走一步是很艱苦的,我們可以走,是否有很滿足嗎?所以不用羨慕車、摩托車、羨慕開飛機都不用,能夠走就很好,對嗎?當我們看人家走一步路都那麼困難,會走就很高興了,高不高興?(高興!)有沒有看過那個走一步都很困難的?(有!)那個是要走一步都要把吃奶的力氣使出來,都還走不動,所以能走就很高興了,不缺!我們了解優波離心得通達能夠悟明,沒有所持的戒,也沒有能持的心,沒有能所,所以他就能夠講沒有能所,已經很高的程度了,然後若身若心,不待執持,自然無犯。就像孔老夫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超過規矩,故曰:一切通利。得入圓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e chen 的頭像
    anne chen

    anne心靈成長部落格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