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性理心法 (8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五祖又跟六祖講:往昔達摩祖師又把道老水還巢還給我們東土的時候,人都不相信,所以才有衣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這個法是最上等用的法,這個法也就是佛的老師。因為佛修法然後成佛了,所以法是佛的老師,所傳的也就是這個。這個法很上等的。我們在凡塵所有萬象萬事都稱為法,縱然有形相是我們心意所想到的也稱為法,所以法的包含非常的廣闊。上等的法都是以心來傳心,那個就是一個傳承,很重要的。法是我們在六塵裡面最後一個,六塵各位都還記得嗎?講講看?(色聲香味觸法)對!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最後一個法對不對?這個法,各位前賢!我們六塵裡法跟這裡的法不一樣,各位都了解嗎?了不了解?了解它的差別點嗎?知道它裡的意思嗎?不知道,有的可能知道,有的可能知道有很透徹,後學就講解一下,因為我們眼耳鼻舌身所面對的,就是色聲香味觸,我們都會把眼耳鼻舌身對著色聲香味觸,說成五欲五個欲望。我們凡塵就是這五個欲望在誘使我們造業,所以最大的欲望就是我們的五根對五塵的時候所產生,最後一個意所對的就是法,意因為有形相,所以不落入塵,它不在塵裡面,我們要了解到我們的感官,眼睛有藏意的地方,耳朵、鼻子、嘴巴、身體都一樣,我們看到、聽到、嗅聞到、我們嘴巴吃、身體觸摸,有地方來藏意。它看得一定要歸入意地,在意地裡才有辦法累積下來。所以把眼耳鼻舌身所接觸外面的景象,全部放在意地,放在意地我們就稱為法。所以法就是五塵我們所落卸在意地的影子,影像影子,這樣聽懂嗎?五塵色聲香味觸然後落在意地,落在我們第六的意地,意地我們能夠想得出來,那個叫做影子。我們攀緣那個影子,這樣了解意思嗎?就是把我們感官所接觸地凡塵,然後在我們意地留存,留存就叫法。所以這個法它是個影子而已,這樣了解意思嗎?跟上面法則以心傳心,完全不一樣。以心傳心這個法是佛法,一個讓我們成佛很重要的方法,跟我們六塵的法是完全不同,這樣能夠分別得出來嗎?(可以),所以我們就要了解,一樣的文字有不同的意思,假如我們在六塵看到法,那個法就是影子而已,我們攀緣外面景象的影子,在講的範圍都是很小。那這個法它就很大,已經充塞整個宇宙虛空,這個法是可以成佛的,是不一樣,所以這個法就是以心來傳心,心心相印,很重要,我們修持也是要得到這個上乘佛法,讓我們都能夠成佛,這個很重要),皆令自悟自解(所以上等的佛法要我們自己領悟,然後自己了解,我們在第一次的時候就已經有講了,各位領悟了有?有有領悟我們那個不生不滅的真心?有有?我們那個不生不滅的真心就是法,所以這個法以心傳心,這個法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心,這樣了解嗎?所以五祖就跟六祖講皆令自悟自解,我們自己領悟,然後自己了解,自己解開要怎麼樣去行持才能夠到達)。自古,佛佛惟傳本體(自古以來,以前的佛,現在的佛要傳的都是本體,都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本體,都是傳這個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歷代祖師所傳都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所以我們就了解,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是所有的佛在傳的,所有歷代祖師在傳承的就是這個,我們能夠領悟,我們就可以成就。就可以成佛跟佛是一樣的);衣為爭端(五祖跟六祖講衣會引起爭端),止汝勿傳(到你就停止了,不要再傳下去)。若傳此衣,命如懸絲(假如再傳下去,就好像一根頭髮承載我們身體,那個承受不住一定會斷。就是命都會了),汝須速去,恐人害汝(五祖跟六祖講說你要趕快離開,怕有人會害你)。』惠能啟曰:『向甚處去(要往哪裡去?因為六祖惠能都有出過門,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外面的路怎麼走都不知道,所以就向五祖問)?』祖云(五祖講):『逢懷則止,遇會則藏(你走到地名有懷的地方就停止,遇到有會的地方你就可以藏身在那裡,就跟六祖惠能講)。』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前賢!上禮拜這樣講解適不適合我們聽?(適合)都可以聽懂!我們了解了以後一定要做,領悟了一定要實行,我們領悟了没有實行跟没有領悟一樣。我們上個禮拜講到──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上禮拜我們有講到般若妙智慧是我們佛性本體所俱有的,可是我們在凡塵都没有用,為什麼?因為我們在凡塵學了太多了。我們在凡塵所學的這些東西,它全部都是虛幻不實在,所以我們用虛幻不實在的念頭,這樣子般若妙智慧就掩蓋不會呈現。當我們把凡塵所學的這些虛幻不實在的這些放下,我們的般若妙智慧就呈現。所以各位一定要做「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各位回去有做了没有?一個禮拜了有没有?(没有)都没有啊!哇!浪費我在說,那是累積很久的經驗耶!五十年了!累積五十年說出來的話,雖然說出來很簡單,可是各位要實際做,當你實際做以後你就會了解──啊!真的很難!難不難啊?(難)没有做哪知道難!一定要做,一定要儘量找空閒的時間「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放下!放下!再放下!那個放不下的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本性,我們的本來面目。上次不是說得很詳細了嗎?各位可能會看後學上禮拜舌頭一直在舐嘴唇,有的前賢說:那營養不良!其實是我們的風,後學在講話它跑進嘴巴裡。而且又有冷氣,這個冷氣會吸水,把嘴巴的水份都吸乾了。所以講話有點要用力,先用舌頭把嘴唇滋潤一下。是這樣的啦!那個各位不用管。很多前賢告訴後學,現場要放一杯水,冷氣就會吸收現場的水份,我們身體的水份就不會消失,所以各位如果要了解嘴唇在動的情形,你去對著冷氣機講話,不停的講話,大概不用三分鐘你就講不出話來,整個喉嚨都乾的,那個每一個人都一樣啦!跟營養良不良没關係。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ne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